宏观要闻:
1. 重磅!6年来首次大修 沪市主板公司信息披露很有亮点
1月11日晚间,上交所对沪市主板上市公司行业信息披露指引进行修订,全面优化完善行业信息披露规则体系。除行业信息披露的一般规定外,修订酒制造、汽车制造等16项行业信息披露指引,废止医疗器械等11项指引。6年时间,首次大修。从28项精简到17项,从强调刚性规则到柔性弹性过渡——走过了从无到有的阶段,沪市的分行业信息披露指引的“由厚变薄”正预示着注册制时代下信息披露的嬗变——让市场的“指挥棒”催生出公司信息披露有效性的“源动力”,让信息披露充实蓝筹转型升级这一宏大叙事的微观细节,用公告的语言记录新旧动能转换在资本市场激荡的故事,连成一幅沪市公司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动态画卷”。
点评:未来注册制之后,市场的核心其实就是信息披露,只有做好信息披露工作,市场才能更加透明,更加有效,这也是信息披露工作越来越重要的核心所在
2. 至少1100亿 见证历史!今天5只爆款基金全部“吸金”超百亿 更多在路上
在2021年首周,A股市场喜迎开门红,当周成立或宣布结束募集的权益基金规模超千亿。而在2021年的第二周,爆款基金以更快的速度涌现,今日南方阿尔法、富国价值创造、博时汇兴回报一年持有、易方达战略新兴产业和工银瑞信圆丰三年持有基金“吸金”均超过百亿,甚至至少有1只基金吸引资金量超过400亿,1只超300亿。这5只爆款基金当日合计销售超1100亿元。基金君发现,在基金行业历史上,出现一天五只基金为百亿爆款产品的情况较为罕见,这可以说是“牛市巅峰”的盛况。因此,需要反复提醒投资者的是,要用理性投资、长期投资的思路来布局新基金,在“春季躁动”行情之下不要盲目跟风。
点评:基金的募集现在确实是太容易了,轻松就是一百亿,这样的市场确实相当的火爆,只要后续的入场资金一直都还在,那么市场的状态就将延续
3. 深交所:不断加大精准打击力度 持续提升一线监管质效
2020年,新证券法落地实施,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注册制改革平稳推进,对证券交易所强化一线监管、履行好自律监管职能提出更高要求。深交所认真践行“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九字方针,恪守“四个敬畏、一个合力”工作要求,以纪律处分为重要抓手,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严肃惩处各类市场乱象和违法违规行为,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护航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行稳致远。
点评:一线监管,法制监管这也是新证券法的着力点之一,打击市场违法行为,这是维护投资利益的有力保障
4. 创近5年新高!新年首周融资客净买入超440亿元 “杀向”这三大赛道
在A股迎来2021年首周开门红后,融资客的新年加仓路径也逐渐清晰。数据显示,上周(1月4日至1月8日)两市融资余额较前一周环比增加443.56亿元,1月7日当天两市融资余额合计15275.07亿元,创下近5年来新高。在券商看来,A股后市仍有望保持震荡向上趋势,后续春季躁动仍可为,投资者可关注结构性机会。配置方面,建议关注新能源、汽车、国防军工等板块机会。
点评:随着市场温度的升高,融资的额度也会增加,这也是市场的一个特点,当市场下跌,估值越来越低的时候,反而没有人愿意去融资了
5. 工信部:整车和电池企业要加强技术攻关 提升电动汽车低温行驶性能
2021年1月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辛国斌主持召开电动汽车低温使用问题研讨会,与整车和动力电池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等近30名代表进行交流讨论,详细了解实际情况,组织研究解决措施。辛国斌强调,要出实招解决问题。整车和电池企业要加强技术攻关,提升电动汽车低温行驶性能,改善用户体验,高校和研究机构要加强基础共性技术研究,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点评:电动汽车的要害就在低温的续航问题,许多时候显示与实际行驶的里程相差甚远,这确实是个现实的问题
6.乘联会:去年12月广义乘用车零售销量同比增6.5%
12月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228.8万辆,同比去年12月增长6.6%,实现了连续6个月7%左右的近两年最高增速。今年1-12月的零售累计达到1928.8万辆,同比增速-6.8%,较1-11月累计增速-8.3%提升1.5个百分点,体现行业的稳步回暖态势。2020年新能源车批发销量117.0万辆,同比增长12.0%,呈现下半年顽强反转的强势增长特征。2020年新能源车零售110.9万辆,同比增长9.8%,呈现新能源车国内外全面增长的良好表现。
点评:哪些体量的市场,还有增长已经是相当不错的表现了
7.海南放大招:买了免税品可以寄回家了 阿里和京东间接受益
最近海南各大免税店运营商都在私下准备一件事情,即完备自己的库存与物流系统对接,以便迎接邮递业务的到来。记者从接近海南省政府的人士获得可靠消息,海南省方面正在酝酿出台离岛免税品邮寄举措,这将大大疏解离岛提货点的压力,也望大幅提高海南离岛免税购物体验。该人士透露该政策很快会公布,中免等公司内部已经在做测试。
点评:这当然是利好,东西多了确实不好带,如果能够寄回家那当然会刺激销量
公司新闻:
1. 泸州老窖:2020年净利预增20%-30%
泸州老窖(000568)1月11日晚间公告,预计2020年的净利润为55.70亿元–60.35亿元,同比增长20%-30%。业绩增长主要系公司核心产品销售收入增长影响所致。
点评:这是正常的表现,其实白酒的增长也就是这个水平
2. 妙可蓝多:2020年净利预增186%-290%
妙可蓝多(600882)1月11日晚间公告,公司2020年的净利润预计5500万元-7500万元,同比增加186.01%-290.02%。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有较大幅度增长,2020年公司营业收入预计27.5亿-28.5亿。
点评:这个增长速度是相当快的,当然是否能够持续仍然需要观察,必定利润体量还是比较小
3. 东方雨虹:2020年净利预增50%-80%
东方雨虹(002271)1月11日晚间公告,预计2020年的净利润为30.99亿元–37.19亿元,同比增长50%-80%。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公司生产经营逐步恢复到正常状态并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公司在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的同时进一步加强成本费用管控,总成本费用有一定的摊薄;此外,本年度公司部分原材料价格有所下降,导致公司整体毛利率有所上升。
点评:这是优质蓝筹的相当不错的业绩了,当然一个是要看成长性,一个是要看现金流
4. 桃李面包:2020年净利8.85亿元 同比增长29.53%
桃李面包(603866)1月11日晚间披露业绩快报,2020年营收59.63亿元,同比增长5.66%;净利润8.85亿元,同比增长29.53%。公司销售收入的稳步增长促进了生产规模的扩大,公司整体规模效应增强,毛利率水平有所提高;同时,受国家阶段性社保减免政策影响,公司成本费用也有所下降。
点评:面包的消费依然还是会增加,特别是这种短保面包,这也是生活品质提高的需要
5. 科华生物:2020年净利预增210%-240%
科华生物(002022)1月11日晚间公告,预计2020年的净利润为6.28亿元-6.88亿元,同比增长210%-240%。报告期内,公司分子诊断业务中自产核酸提取试剂和仪器,核酸检测仪器的销售收入均实现大幅度增长。
点评:这是因为疫情对检测的需要导致的公司业绩大幅度上涨
6. 长春高新:部分董事高管拟减持
长春高新(000661)1月11日晚间公告,持股0.063%的公司部分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计划15个交易日后的6个月内(窗口期不得减持)以集中竞价方式减持不超过6.37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0.0157%。
点评:这样的减持比例还是相当小的,基本上没有什么影响
7. 安科生物:注射用重组人生长激素新增适应症申请获受理
安科生物(300009)1月11日晚间公告,近日,公司新增申报的注射用重组人生长激素用于治疗特发性矮小(英文简称:ISS)适应症的上市许可申请,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受理。重组人生长激素已在国内外获批用于治疗多种儿童矮身材相关适应症,本次申请增加的ISS适应症,已在美国获批上市。目前,国内尚未批准上市,但生长激素用于治疗特发性矮小已纳入中华医学会儿科学杂志《矮身材儿童诊治指南》等行业诊疗指南。
点评:增加适应症是能够增加销量的,这对于公司是利好,当然要能够批下来才会有机会
8. 贝达药业:MCLA-129注射液药品临床试验申请获受理
贝达药业(300558)1月11日晚间公告,公司申报的MCLA-129注射液的药品临床试验申请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受理。MCLA-129是一款针对EGFR和c-Met双靶点的双特异性抗体,拟用于EGFR或MET异常的晚期实体瘤患者的治疗。
点评:这是临床试验的受理,距离药品上市产生利润还有十万八千里
吕长顺(凯恩斯)
证书编号:A0150619070003。【以上内容仅代表个人投资观点,不构成买卖依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