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周预测:重要底部,已在节前出现,你还在等待?

(2020-09-27 17:31:03)
标签:

财经

股票

时评

分类: 凯恩斯看盘

比行情预测更重要的是,投资策略是否完整;

比股龄长短更重要的是,研究框架是否成熟完善;
比后后悔错过牛股更重要的是,对于未来的机会是否做好准备。

     

      从时间节点来看,每年的国庆节前,都会砸出一个重要的底部区域。就技术而言,大盘指数处于震荡整理状态,所以很多投资人感觉很煎熬,不过,根据经验来看,国庆节后大概率会结束目前的纠结状态,展开一轮像样的反弹。


     同时,我们强调的是,个股和板块未必与大盘同步见底,一般来说,先跌的先见底,后跌的后见底。医疗和消费最先调整,所以理论上他们应当是最先见底的。所以在我们观察的股票池中,很多医药股,消费股实际上最低点已经过去了,换句话说,很多医药公司实际上已经走出了底部,或许国庆节节后,开启主升浪了。当然,很多人都在等待股票走出底部的图形才会相信,但他们真的走出底部,或许你又觉得涨得太多了,后悔自己错过了底部低吸的机会,比如凯莱英,比如迈瑞,比如老百姓,比如南微,比如华兰。所以我们的结论是:与其你等待个股出现底部图形,不如趁着公司估值合理的时候低吸,不管大盘指数涨跌,然后耐心选择好企业节后的上涨。我们过去几年的经验是:节后坐轿的感觉,比节后给人抬轿的感觉轻松多了。

       当然,我们知道很多人担心美股,和美国大选,但是我认为,即使是国庆节期间,美股出现下跌,但对于A股的冲击力度也有限。我认为,下周三天,看好的公司也可以逐步入场了,下半年最难的时间已经过去,只要熬过这个震荡期,未来还是一片光明的。

     作为市场中的参与者,如何平衡好心态和操作是一件很重要的事。这三个月,8月以来,可能大部分人的持仓都经历了回撤,这个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即使是最顶尖的基金,同样出现了10个点左右的回撤,如果我们的持仓也是10-20个点左右的调整,都是正常的,没有必要怨天尤人。

    投资追求的收益曲线很难做到一根直线,螺旋式的上涨,才是最稳健的,这个过程是免不了出现调整的,大家应该理性看待。慢就是快,如果太过追求绝对收益的快,往往反而容易乱了节奏,失去了理性。

   在牛市中,可能很多人都做到一个月赚1倍,但是绝大多数人最终的收益还是不好,这就是收益回归的力量。实际上能做到稳定的年化25%,已经是非常厉害了。所以如果去年到今年的收益有50%,那就足以高兴了,而不是出现一点调整就心神不宁。

    如果说你今年你买了医药股,没有达到25%以上的收益,甚至有人还亏钱,那就是没有赚到应有的收益,这是不应该的,这个时候就应该反思自己,为什么没能把握住机会,力争下一次机会来临的时候,要在场。无论如何后悔和埋怨是没有用的,该花更多的心思在提升自己的认知上面。

轮盘有效日期

9月28日-9月30日

轮盘性质

中线

压力

支撑

预测

 

箱底

3150

箱顶

3300

强支撑

3180
 
 


第一支撑

3200

第一阻力

3280
 
 

精确操盘体系

目前方向

主升

精确目标

3687
 
 

形态分析系统

目前形态

反弹

中期方向

反弹

时间周期


18个月

板块轮动

   医疗,消费和TMT,新能源汽车,互联网证券

  

仓位控制

50%仓位

仓位变化

股龄低于3年新股民来说,保持坚持半仓操作,以便让你的投资不再受到人性的弱点干扰.让投资更纯粹.

大盘解析     大盘指数 随时可能结束目前的整理,提前出现反弹,目前投资人最需要的是耐心,无论是前期的调整,还是未来可能的反弹,都需要耐心,而市场的诱惑总是无穷的,如果没有定力,可能就是半途改道,最终也无法取得好投资结果。

政策分析

    目前的股市状态其实是最好的,一方面是股指震荡向上,另一方面是不断地发新股,如此,交易所既完成了上市发行融资的任务,支持的实体经济发展,也可以不至于股价上涨太快,引发争议,让有一部分价值投资人先富裕起来。不过,个人认为,退市制度和发行制度是一体的,两者缺一不可。同时放开涨跌幅限制和T+0交易也是股票市场化的根基,市场经济也称为价格经济。。。。。。。

 

操作

策略

80%仓位
留三分网络科技,以防与未来格格不入。
剩七分医疗消费,以图稳定盈利谋此生。


吕长顺(凯恩斯)证书编号:A0150619070003。【以上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不构成买卖依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人不指导操作,不代客户理财,不推荐股票,所有内容仅供参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