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医药股再次出现了下跌,跌幅最大的是医药商业零售的药店和保健品。下跌原因就是电视台曝光了同仁堂的合作公司用过期的蜂蜜重新勾兑。很多人都说国企安全,我们看到今年老字号遇到黑天鹅特别多。牙膏门、水煮驴皮让投资者很受伤,今天又遇到了过期蜂蜜事件。
一些过去老字号,变成了国企之后,其创始人家族的离开,让品牌灵魂也在慢慢的消失。我想起了一个老电视剧《大宅门》,导演和编剧是郭宝昌,他在同仁堂大宅门里面生活了26年,老一辈对于药的认识和态度都融入了这部电视剧当中。
同仁堂两句家训:“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然而,信誉创建用了数百年,而毁掉信誉似乎一天足矣。
过期蜂蜜,并不一定是变质蜂蜜,这是当然,蜂蜜浓度达到一定程度,会让细菌细胞质产生渗透压,从而使得大多数种类的细菌无法存活(不是所有细菌)。但这是有前提的,要有浓度,要隔绝空气。
当然这并不重要,即使没有细菌,你又如何能够保证这批产品,本来不是用来储存的产品回炉再造的品质?比如存酒,陈年佳酿放在酒窖,环境严苛,湿度温度密封性缺一不可,还要不停的抽样来检测实际菌落含量。一开始为了存的,那么就竭力去保证环境,一开始为了开盖即食的,就应该按照保质期来使用。况且,这还有违同仁堂祖训。
今年,这类老牌子被质疑个遍,说实在的,本来这些老牌子就讲究个品质,同仁堂有六味地黄丸,胡庆余堂也有六味地黄丸。本身老祖宗的方子人人用得,比的就是个牌子响亮,药品真材实料。而一个制药企业做食品出了幺蛾子,真是匪夷所思,崽卖爷田的事。
中国暂时取消了对美汽车及零配件的加税,似乎是一个贸易战向好的趋势,不过,此事应该有来有往,如今的改善进度似乎慢了一点,况且美方的表态也不是很清晰。
算了一下,按照90天的时间,大致上贸易战如果顺利结束就在明年3月,刚好类似于我们之前对于来年春季行情的判断。有可能,这是个厚积薄发的过程。
今天A股市场一如既往很清淡,成交量不大,这种弱势震荡,大概率会维持到12月底。美联储加息是重点,实际上美国投资人也有些绷不住了,很多基金经理连带特朗普都在给美联储施压。然而美联储还是会坚持加息到大致上的中性水平。
现在的判断是大致3%的附近。不过美国股市最近还是有些不让人省心,应该还要跌。跌下来也好,这样他们会比较现实的面对他们的贸易逆差。技术上看,如今几个指数依然是二次探底过程。创业板刚好跌破了1300点。年底流动性紧张,不会大涨,老股民都有这些经验。
另外有人说明年减税降费1.5万亿,另一个新闻房地产税明年立法。两个新闻放一块,感觉有些不协调。其实我是很理解的,这个世界没有无源之水,水都是有源头,税也一样,所以,同样是一块钱,财政用了,企业就没得用。
同样1元财政收入,不是来自增值税,就应该来自房产税。是不是这个道理?同样的,货币宽松道理也一样,市场多了一倍的货币,1000块钱的购买力就是之前500元的购买力。有得必有失,财富只来自于两种路径:一种叫再分配,另一种叫创造。创造依赖于生产率,所以最理想的强国之路就是提高生产率,而不是对有房产者劫富济贫,何况房产税处于无源之税,对没有兑现的增值收入征税,更要小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