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中小创,2017年必须注意的大事
(2016-12-12 08:50:35)
标签:
财经股票 |
分类: 凯恩斯看盘 |
当然,一些中小创的上市公司也需要交出真金白银的成绩单来填补估值压力。我们认为2017年科技成长股要想暴涨,要么交利润,要么要有新的重磅产品推出。基本上国内现在股市投资的焦点已经寻找概念标的转化为寻找技术创新型标的,由于华为的成功,从而引导了一些媒体走向,国家也倾向于支持有专利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国内逐渐兴起了新的一轮专利热,很多公司在风口上吹了一阵之后逐渐开始投入研发,一些行业的龙头企业要么将实验室设在硅谷,要么提高研发人员的占比,要么投资以色列的科技公司,而投资人的喜好也从去年的听故事逐渐转向看研发投入,看研发人员数量来判定单个企业的行业地位。
国际医药巨头罗氏辉瑞等,在医疗领域最尖端的,他们都拥有数目庞大的研发费用,在2015年我们全国上市医药企业研发费用总和都不如诺华一家,诺华是84.65亿美元,算成人民币是560亿,而国内能够看到研发的第一名复星那一年6.84亿,恒瑞6.52亿,海正5.58亿。零头都不到,但是反过来看华为对比三星和高通,高通2014年研发是55亿美元,三星那一年是29.65亿美元,而华为2014年408亿人民币,接近60亿美元,超过了高通和三星,虽然还是赶不上英特尔,但是差距正在迅速缩小。
于是,问题来了,碾压靠什么?不是靠摇旗呐喊,靠研发投入,阵地战争,也是曾国藩的“结硬寨打呆仗。”在投资者和企业董秘的沟通中,很多投资人已经开始询问这一类方向的问题,比如,研发投入多少?行业排名是多少?尤其是我们一直关注的医疗领域,这完全是依靠专利进取的行业,而且由于医疗行业很多中药企业属于躺着赚钱久了,创新研发的动力严重不足。
当然专利的成功最关键的还是专利保护的落实,无论是版权还是专利,最终所依赖的是制度的土壤,这就需要基础性的产权保护制度,在过去几年中国在版权保护上进步不小,你如今仍然能够找到盗版,但是要承受电脑中毒和货不对版的风险,所以购买视频会员也成为消费常态。但是在专利权保护上,中国还是需要决心的,因为国家经济也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仿冒经济,各种山寨的产品,但是这些模式走不远。
最后还有一个研发的效率问题,很多公司做大研发费用只是给人看的,效率不高,所以研发就是一张成绩单,我们需要在公告上看到医疗企业的药品专利或者临床的批件。
总而言之,关注研发将是2017年投资人的主要关注点,如果是一家小企业,用简单的创意或者个把专利的确可以杀出重围,但是对于已经步入成熟期的企业,没有太多的捷径,只有靠单点支撑然后推陈出新,当年微信起来的时候我们也不能想到他如今又是钱包,又是聊天工具,又是分享工具,可能还是我的游戏帐号。而阿里巴巴当年也没说可以办成余额宝的大金融,所有的创新都是做起来,才知道原来可以做这么大的的,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创新都是靠人开发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