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个会出现千亿市值牛股的行业

(2016-10-31 07:32:44)
标签:

杂谈

     这个世界,了解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会是多少人,有人给出的答案是不到2%,那基因测序领域呢?其实没有答案,基因测序和医学尖端技术都是高冷的领域,但其实互联网技术和基因技术属于两个同等重要的技术,未来这两个行业都会出现市值规模相当的公司。苹果市值最高过7500亿美元,而医疗行业市值还差得很远,空间很大。而且在这个基因技术里面,中国由于在国际科学协作中投入了大量基础性研究力量,我们这个国家未来在医学上很可能通过这个技术弯道超车,弥补我们在化学药物尤其是生物制剂中的不足。
一个会出现千亿市值牛股的行业 从克林顿时期的基因图谱到如今的基因编辑技术,基因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一样发生了一轮革命,而其中一个明星功不可没,那就是安杰利娜朱莉,前几天朱莉和皮特的离婚还是沸沸扬扬。当然我们的兴趣不在于朱莉的婚姻生活,倒带到2013年,朱莉公开了自己由于基因测序发现BRCA1基因突变,而进行了乳房切除,而这个BRCA1基因突变导致乳腺癌的发病率为87%,卵巢癌的发病率为50%。由于明星效应,也由于这两种癌症发病率非常高,世界各国女性都争相去监测这个BRCA1基因,特别是这种基因突变概率最高的以色列犹太人。

如果因为基因突变而去做切除,在中国很多人看来应该是难以接受的,同样的情况国外也一样,因为这是一个概率问题,并不是真正的病人,大多数人还是希望13%发生在自己身上让自己保持完整,但是人类基因测序的进步已经变的势不可挡,除了了解自己的疾病可能性,另一种类似兴趣爱好的需求也在产生,国外的23andme就有99美元邮寄唾液的在线基因分析。中国华大基因汪建说用3-5年让基因测序费用从1000美元降低到3000人民币以内,根据国际数据2015年一个基因组的基因测序平均费用是1500美元。在2004年是2880万美元。当然以上这些费用对应着不同的基因服务,由于人类基因非常复杂,未来人类需要的基因监测种类将非常繁多。 

面对这些趋势,国家主动投入了很多在基因上,在基因编辑CRISPR/Cas9技术云南中科灵长类生物医学重点实验室是技术开发机构之一。这个技术的好处,也许不用再开刀了,未来面对突变基因,编辑一下自己的基因即可,因为突变本来就是小概率事件,而且突变的方向千变万化。 

一个会出现千亿市值牛股的行业

相对于高高在上的基因编辑技术,更多的应用还是聚集在基因测序上,因为基因编辑技术还需要一个基础研究到应用的漫长过程,用基因测序诊断疾病概率,提早预防早期筛查对应癌症,是人类现阶段对抗癌症手段之一,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生物芯片,需要大数据的积累,需要把知识简化成大众可以认知的形式。

一个会出现千亿市值牛股的行业

美国最高法认为单独的基因组DNA不能申请专利,但是基因专利数据库则可以成为专利,这在全球范围给我们打开一条枷锁,粗略的认识是我们可以对于一些基因突变的专项展开测序业务,比如BRCA、APC、apoε4基因突变检测我们国家众多机构也可以同步开展,但是背后对于这个基因的分析,基于数据库的,我们只能自己总结。更聪明的办法是直接去国外购买相关技术,生物芯片也好,检测仪器也好,然后自己分析那些基因数据,发现疾病和基因的新关联。对于现有的病人,针对测序进行的治疗以前我们说过很多,比如现有的FDA突破性疗法授权的CTL019就只能针对CD19。

 最后一点,基因技术中国之所以没有展开,原因还是在于意识上的差距,但是当HPV进入国内的时候,我听到了很多人中国富人都曾经去香港打过这个针,这也让我意识到了,有些进步只是我们身边的朋友说的少,需求早已存在,否则各大医药巨头为什么都盯着中国市场?

一个会出现千亿市值牛股的行业

未来,基因数据库和精准医疗大数据的结合,则,千亿市值的公司正在路上。

免责声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操作,后果自负。

一个会出现千亿市值牛股的行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