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对于中国的制造企业来说,善于积累是一种企业财富
日本丰田,一家造车企业,一个非关键零部件的标准有1000多页,而一部车的配件高达4000个左右,引申到高铁,零件更多,整合更困难,工艺更复杂,而中国高铁技术,设计和整合能力已经是世界前列,但是核心部件很多还是依赖日德,但是这并不可耻,因为飞机也好,高铁也好都是需要全球化协作的大件。这一次的瑕疵,我相信日本应该过去也遇到过,所以他们改进了工艺,而中国虽然土地宽广,南北温差巨大,但是中国中车却没有及时吸取这方面的知识,这也让人感觉十分惋惜。而华为四面出击,底气来自4万多件专利持有,这是多少年逐渐累积的结果。我相信中国中车成长尚需时日,而张记性对其来说很重要。
从这两个例子可以看出,企业需要积累,更要善于积累,有些公司的创新,未必来自灵光一闪,一些积累足以达到创新的目的,3M一款胶水,本指望粘性强劲,结果实验失败,设计了一款粘性很差的胶水,但是不久以后,一个聪明人就把这个胶水用在了便利贴上,所以企业的积累不只是来自成功的领域,有时候甚至来自完全无法预计的领域,所以谷歌在干貌似无关的AI研究,研究一个下棋机器人,研发一条踹不到的机器狗,貌似不务正业,但是未来通过整合,也许就是谷歌未来吃饭的家伙。
数年前,乐视开始收集版权,几年后,不管网民意见多大,多么喜爱,快播还是被这一招干趴下了,数年前,小米和董明珠还在10亿赌约,数年后,华为基本上已经将他们收割完毕。同样溜过去的时间,不一样的结局。当然,小米和董明珠也是善于积累的,他们积累专利的速度已然很快。只是,有时候积累最大的敌人是时间。华为2002年专利申请就已经是全国第一。
投资人有时候难免心浮气躁,一项专利,研发时间漫长,还要冒各种风险,一项独特工艺,外行人会说:“有什么了不起。”投资人看不到未来,于是就容易被各种热闹牵引去看热闹,而作为价值投资者,克服浮躁,沉下心气才是赚钱的不二法门。找寻那些在努力积累的企业,随着他的积累数量一起成长,总会找到成功的可能性。
中国A股会在全球低迷时成为最幸运市场
鼓励和促进民间投资的“画马策略”
什么样的股票可以穿越牛熊市?
英国脱欧公投失利,唯一受益的国家是谁?
投资理想很丰满,为何回报总是很骨感?
牛股成长秘籍:并购神一样的对手
投机或许会有成功,但终有一次彻底失败等着你
从买IBM到苹果,巴菲特的投资理念出现改变?
如何找到开启股市财富之门的钥匙?
巧妙识别,几种常见的股票利润控制陷阱
规范借壳上市之后,会改变优秀企业低估值现象
如何判断股票跨界并购重组能否成功?
投资人如何提高预测水平,规避风险?
巴菲特午餐讲了什么投资秘密?
从《欢乐颂》的角度,看投资人如何选股
分享全球化红利,中国将引领全球创新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