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股票 |
分类: 凯恩斯看盘 |
我们经常说投资者要回到现实中来,只有基于企业的投资才能避免在市场中随波逐流,而了解企业的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就是参加股东大会。
周末关注了巴菲特在伯克希尔2014年股东大会的交流直播,对巴菲特的投资思想有了更直观的认识。2014年股东大会上,巴菲特较少谈到投资的具体思想和方法,也许是因为这些东西早在以前的股东大会上都说完了,阳光下没有新事物,关于投资的原则和方法,也很难有什么新的东西,这或许也是巴菲特不写书的原因之一吧:关于投资的理论框架的建立,格雷厄姆与费雪已经完成了,巴菲特只是前人理论的集大成者,忠实地遵循格雷厄姆和费雪的理论,结合美国的具体实际,与优秀的企业一起,利用时间的力量把伯克希尔这个雪球越滚越大。
巴菲特更多谈到所投资企业的状况,感叹“我们的钱太多了不知如何处理,钱比主意多”;谈到“价值投资要从娃娃抓起,越早越好”,抨击了大学理财教育,认为它们常常是弊大于利;谈到自己和芒格对伯克希尔目前市值的看法,认为1.2倍的市净率对于伯克希尔是低估的,并谈到估值本身的模糊性,自己和芒格对企业的估值通常会有5%以上的差值……
看完整场直播,对巴菲特的睿智、幽默、快乐叹为观止的同时,也不由得感叹:也许属于巴菲特的投资时代,确实在慢慢过去了。并不是说巴菲特的投资思想不再适用,而是以伯克希尔的市值、操作的资金量、美国经济体的成熟度,巴菲特或许再也不可能实现过去40多年24%的复合收益率了。另一方面,我认为对巴菲特的学习应该重在理念和思维方式,而不应该是僵硬的生套其投资案例(特别是成为大资金后的投资案例)。原因就在于,很少有人想过巴菲特的投资和融资模式是与普通投资者乃至于私募基金等有极大差别的!最大的差别就在于,即使他买入的股票十几年都不涨,他照样赚的钵满盆溢。为什么呢?因为巴菲特投资的首选目标不是二级市场做股票,而是控股优质的企业,又由于其买入控股的企业都是低现金投入,高股东权益回报率以及高稳定性公司,因此其可以实现一次性并购成本后的长期企业经营收益的获得。再以这种源源不断的现金获取机会(企业经营收益+保险公司收益),等待市场发生错误并再次实现资产的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