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互联金融愈演愈烈,银行投资时机远没到

(2014-02-18 10:29:49)
标签:

股票

    金融改革是克强经济新政中重要一局,因为金融与实体经济相互倚重度很高,而中国金融多年发展累积的问题是偏离实体经济发展,不能给予良好资源配套支持。金融工具出现后,实体经济改变原有通过自身资源积累式发展的方式,借助金融资本力量加快发展速度,反过来金融业要以实体经济为依托,一旦严重偏离实体经济领域,加大杠杆和多重创新容易导致金融系统危机类似美国次贷危机。

    目前中国金融体系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体制僵化、业务单一、缺少竞争,不能与实体经济形成高效率结合,银行资产结构中地产质押物高比例和过剩产能大量坏账问题,一旦地产市场泡沫出现挤压就会产生金融连带反应。经济转型期间,地产行业的高收益吸引力和低资金成本敏感度,银行如果仅考虑收益效果,放出去的流动性多半还会惯性流入地产业。所以经济转型期也是银行改革最困难时期,原有基础上积累问题很难一时通过有效方法解决,改革空间有限只能适当放开部分市场引入活水机制,这是现阶段两难境地的临时方法。互联金融从去年开始席卷全国,以余额宝、支付宝为领头的互联金融产品疯狂分流了银行储蓄,15日央行公布1月份金融统计数据显示M2大幅增长了1.7亿元,M2余额112.35万亿元,同比增加13.2%,但是当月人民币存款却减少9402亿元,幅度创六年同期新高。实际上从去年下半年央行公布数据可以看出,存款搬家现象开始明显,老百姓刚开始对互联金融这类新生事物还有观望成分,在保证资金安全情况下,又高于普通银行活期存款利率7-10倍的收益,大家从小资金试探到大规模资金腾挪,都是希望资本能够逐利更高收益。

    国有和股份制银行刚开始还能沉得住气,当余额宝规模已经突破4000亿元的事实出来,面对互联金融凶猛地釜底抽薪资金,银行开始按捺不住推出各种理财产品提高收益吸收存款,同时每日限制客户往理财通等支付工具转账限额。类此余额宝、微信理财通、百度百发等互联金融产品纷纷跟进,不断设计和挖掘更多的产品蚕食银行活期和定期存款。在中国现在没有完全放开利率空间的制度下,大部分互联金融产品承诺的收益只是一个区间范围,主要通过募集资金转投货币基金市场赚取高于银行活期的收益,也是利率限制下一种灰色地带的突破。     

    一方面互联金融战火刚刚燃起,行业规范和标准出台就意味着大发展机遇到来,有利于金融创新模式长期健康发展,但是也需要附加相应限制条例,否则会危机到传统银行的金融支柱功能,也会动摇国家经济和政权的根本,改革“倒逼”手段是要促进原银行体制改革,这个过程会很漫长;另一方面银行PB和PE估值已经在历史低位,国内很多经济学家和价值投资元老呼吁最佳蓝筹股投资时机到来,银行业面临内部资产泡沫和互联金融替代者双重压力下,简单的数据估值不能说明这就是绝佳投资机遇。这种局面下,我们依然会强调远离银行股,聚焦新经济下的高成长性企业,包括互联金融行业的领头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