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股票 |
国企改革最有可能从上海和深圳本地企业开始,也是两个证交所归属地。最初证券市场是新生事物,当时深圳和上海本地企业有更多上市融资机会,还有直接分配企业上市指标,融来钱再想未来干什么?这些企业发展到现在面临很多问题,一方面国有体制不具备市场竞争素质,另一方面多年经营遗留大量问题,只能维持现状但缺乏进一步做大做强能力,还有很多是上一个二十年市场产物,属于落后或者过剩产能行业。所以沉淀在资本市场的大量国企需要整合改革,最有可能开始的区域是上海和深圳本地企业。
上海国企改革20条表面看是大而全的官话,重要看点是弦外之音。1、以上海自贸区为撬动点,鼓励上海国企走出去,解决本土化局限,不仅加强全国影响力,还要积极收购海外便宜资产,未来市场空间大了;2、鼓励创新不是一句口头话,国企最缺乏这方面的能动性,引进机制就是要促进国资和非公有制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改变管理模式和激励约束机制,包括管理层去官化,以法人为中心,党委和企业经营者分开;3、行业布局核心是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信息技术等有一定基础和比较优势的战略新兴产业;4、按照国务院国资委规定,健全国有企业保障机制,按比例上缴国资收益。听中央的话,挣到的钱按规定上缴是区域发展必须要做到的;5、建立长效的激励约束分配机制,上海家化是上海国企少有的实行股权激励的国企,个案得益于强势的企业领导人,还有很多企业在实施过程中搁浅。激励约束机制能有效激发企业活力,也是所有制改革配套方法。总体看起来这次上海国企改革20条还是符合预期,而且算是能够落地、切实可行,执行过程中有可能采取一企一策方式,避免一刀切撼动原有既得利益,导致改革推动难度大。
围绕上述核心条款还有一些配套措施,归纳总结起来就是:上海企业要全球化视角、多种所有制混合经营、实行现代管理办法、布局战略新兴产业。所有宏观政策解读都是为了把握大势,着眼于实际投资策略,未来关注上海国企可以聚焦:1、背景强大的国企集团上市平台公司,未来资产注入预期强;2、率先进行企业改制包括混合所有制经营、建立股权激励约束机制的上市公司;3、本身具备全国或全球化市场背景,借助自贸区开始加速扩张的国企;4、积极布局新技术、新产业、新能源的上市国企。国企改革是一股春风,需要经过夏天的努力和煎熬才能迎来秋天的收获,我们要感受到春天的来临,去发现下一个“上海家化”这样的优秀企业,并做好耐心观察和等待的心态,才能守住最后的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