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股票 |
上周五上指午盘后出现跳水后一度跌破2030点,后收复部分空间报收2057.46,跌0.47%,成交945.7亿,成交量较前两日略微放大。
受上海自贸区设立利好影响,以上港集团为代表的上海自贸板块整体领涨5%以上,其次互联网板块在人民网领涨下涨幅接近5%。
上海证券交易所昨天召开网上新闻发布会,就“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回答了记者的提问。主要问题聚焦在一、事件发生当日上交所是如何处理应对;二是对处理手段提出的一些质疑;三是事件之后的反思和改进。市场最关注投资者跟随交易后这些错单结果如何处置?鉴于光大证券自营账户每笔申报无论价格还是数量,均在上交所《交易规则》所规定的申报价格和申报数量范围内,未出现虚假申报撤单情形,并不能因为这次光大证券的异常交易而取消交易的标准和情形,并且交易是双向的,取消对跟风买入的投资者固然有利,但高位卖出的投资者则相应受损。这与我们前期博客中预料结果大体一致:没有违背市场交易原则下投资者跟风买入只能错量交易买者自负,这也是市场赢输基本准则,即投资者永远要对自己的钱负责,买卖决策无法倚重旁人。
一、体制弊端:借鉴境外从严追责体制,由于市场机制的约束、市场参与者自律担责及事后追责机制强硬,加上注重交易效率,几乎所有交易所都不对证券交易进行前端控制,只严格要求市场参与人在交收日承担交收责任,违者事后追责,所以机构投资者恪守操守和原则因为一旦出现问题严责追究。而我们设立了大量的前端监控机制包括交易结算保证金制度,最终成交达成只能进入事后处置环节,因此光大事件中领导辞职是最终解决方案。
二、时机成熟:曾经1992年和1993年上交所、深交所分别取消了T+1制度,实施T+0制度,但当时股票市场各方面条件不成熟包括监管缺乏经验造成股市连续的低迷和过度投机现象比较严重,因此管理层决定在1995年1月1日开始取消股票的 T+0交易,改为T+1交易。自1995年以来近20年时间我国股票市场发生了天翻地覆变化:股票市场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基础性制度建设不断完善、监管水平不断提升、投资者不断成熟,目前市场是具备重新推出T+0制度基础。
三、市场影响:对于T+1和T+0的诸多利弊讨论不少,不在这里赘述了。其实股市T+0交易与T+1交易一样,只是一种股市的交易规则,股市的过度投机是因为机构操纵和违法犯罪导致,股票T+0与股指T+0交易匹配显然更合理并且增加资金的使用效率和纠错能力,但前期制度推出和监管机制一定设计到位,否则反面效应会大幅增加比如投机性加强、增加券商交易费、市场振幅加大、价格对敲盛行等,其实T +0更有利于机构实现较精确的套保模型获利,而散户更应适合价值投资等中长线持股。
中国股市改革不能盲目效仿境外市场但也要与时俱进否则造成发展掣肘,虽然目前推出T+0制度的市场基础、环境和时机都具备,但散户投资者需要清醒认识到振幅波动加大成就市场活跃同时也加剧风险,盲目跟风频繁操作未必盈利但一定会被券商榨干手续费,所以大部分散户即使面对T+0股市交易制度也要凭借企业基本面选择中长期持股获利才能健康长远,就像境外无数对冲基金的短期风光和中长期惨淡甚至破产境遇对应巴菲特短期平淡无华但中长期稳定无人超越一样,我认为散户投资精彩应来自于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