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经 |
分类: 财经要闻早评 |
1.欧盟认定中国恶意报复 中欧更大贸易战或在后
点评:贸易战已经开始,对于投资人来说,确实企业一走了国门,不可控因素就增加了很多,慎重为主。
2.北京收紧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 房地产业洗牌提速
点评:这些措施很恶劣,而且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房价过高的问题,都是根本的办法,是术不是道。
3.投资者看空发行制度改革
点评:什么叫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最重要的有两点,第一是法制经济,就是交易的双方要遵守有一定的法律,则个规则符合市场经济原则,比如发行制度符合市场经济原则,我看现在的新发行规则就很好。第二个是交易程序符合市场经济原则。你发行股票制度按照市场经济原则,但是股票交易不按照市场经济原则,实行计划经济手段管理,限制T+0交易,限制涨跌幅,这样政府管制的结果是什么?是越来越多的投资者离开股市,进入符合市场经济原则的地方,比如股指期货,比如商品期货,比如黄金。而股市越来越边缘化。股市的限制涨跌幅本质上和房屋的限购没有区别,都是限制价格,限制价格就是计划经济的手段,这不是市场经济,所以中国股市不是市场经济,是政府管制下的一个市场,政府要对股市涨跌负责,股民亏钱,政府管理部门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为这是你管理的市场,你设置的交易制度造成的结果,而不是市场机制自动形成的盈亏自负原则。
4.基金仓位降至八成
由于经济基本面持续缺乏利好数据支撑,以及新股发行改革征求意见带来的IPO开闸预期,上周A股出现回调,上证指数失守2250点关口,周五一度跌破2200点,创业板和中小板回调幅度居前。基金监测机构的数据显示,基金上周减仓明显,目前仓位已经降至八成
点评:真是难为基金经理了,增仓,减仓速度这么快。
5.A股过端午节 海外市场偷着跌
中国端午节期间,全球市场再起波澜。11日,泰国指标股指一度下跌超过5%,菲律宾及印尼股市的跌幅分别达到4.6%及3.8%。而中国香港恒生指数11日大跌1.21%,此前一个交易日,该指数小幅上扬0.18%。美国股市三大股指的跌幅则在0.76%至1.06%不等
点评:看来今天开盘A股也很难逃一跌。
6.5月外贸微增长 贸易“高增长”泡沫破灭
监管部门对“热钱套利”的遏制使得5月外贸数据明显瘦身。
海关总署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3451.1亿美元,增长0.4%。其中出口1827.7亿美元,增长1%;进口1623.4亿美元,下降0.3%。
点评:说明四月数据有水分
7. 货币供应量信贷双双回落 货币政策放松呼声加大
央行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广义货币(M2)和狭义货币(M1)的增速双双回落。再结合新增信贷下滑以及实体经济偏冷,市场呼吁货币政策放松的声音增加,其中不乏降息的建议。但值得注意的是,M2增速仍处于高位,远远高于参考目标值,这意味着货币政策不会“大剂量”放松
点评:靠发货币吹吹泡泡的办法不可取
8. 开发商:“没想到上半年销售这么好”
“没想到上半年销售情况这么好,下半年推货量将会加大,相信今年销售目标会轻松完成。”某销售目标完成过半的房企一位高层人士如是说。随着“国五条”政策影响的逐渐淡化,融创、世茂、万科、恒大等房企前5月销售均价出现上涨,其中融创前5月销售均价为21020元/平方米
点评:有伟大的“国五条“政策配合开发商处理库存,开放商当然会有这么好的销售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