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召开中央会议,商议经济政策,会议结论是:世界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国内经济增长能力仍需增强,环境污染和食品药品安全等问题突出。宏观政策要稳住,微观政策要放活,社会政策要托底,严格控制“两高”行业盲目扩张。我认为这次会议表明了政府对经济管理的思路:治大国若烹小鲜,经济政策不能反复折腾,同时政府对于微观经济也不能过于干预,凡是企业能自主决定的,让市场来决定。
政府对于微观管理干预太多,必然导致权力寻租和腐败。最典型的是中国红十字会。本来国际上红十字会是一个公益组织,并非政府机关。由于政府把所有的社会组织和权力都垄断,十字会也变成了副部级单位。而且这样的公益组织变成政府机关之后,没有权力监督,直接导致权力寻租,利益输送。最终爆发了郭美美事件,也导致国人对红十字会失去了信任,出现信任危机。虽然最近有报道要重查郭美美事件。但是这种事一定会不了了之,事情最终会被搁置。从屁民的角度来看,我们应该感谢郭美美这样的英雄。是她的勇敢献身,勇于耀富,让一大批2B显现出来。同时我们希望更多的郭美美美站出来,彻底扒下这些挂在政府名下,打着公益旗号,进行利益输送的伪善外衣。
中国现在面临着信仰危机。首先是信仰缺失。很多人除了金钱什么都不信。中国陷入了空前的社会迷惘和信仰混乱。其次是信用溃败。信用不能成为整个社会万能通行证,社会秩序与发展秩序就必然混乱无序。第三是信心塌陷。官员大讲“三个自信”,实际已很难让民众对社会和发展前景产生信心,信心已成为最稀缺的社会资源。特别是老百姓对那些政府公益组织,严重的不信任。
除了红十字会,中国现在海存在公益性的组织和协会还有多少家?还有多少公益组织打着部位的名义在收费?拯救中国信任危机的办法很简单——就是像其他国家的公益组织和协会,商会一样。去掉公益组织和协会的政府管制。让有爱心的人担纲、让社会监督、让自愿者主导、非政党化、非行政化、非商业化。这本是一条光明的道,简单明朗,不需要特色。为什么放弃简单、光明,去绕道?为什么不能以红十字会重建为契机释放社会、重构社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