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经 |
分类: 财经要闻早评 |
1.汇金第四轮增持四大行逾20亿元
据工行、农行和中行昨日发布的公告,中央汇金公司在过去半年期间,分别增持三家银行股票2.12亿股、2.31亿股和2.39亿股。以期间三家银行的最低股价估算,汇金增持股票至少动用了20亿元资金。
点评:也许5年后,大家会像赞美史玉柱一样,称赞汇金是股神的。
2.3000亿投资或催热海工设备
点评:海工设备公司有哪些,真的受益吗?没有专业的背景最好不要参与,很难把握行业的未来趋势。
3.国五条落地初探:各地个税多按老办法执行
愚人节前后,包括京沪广深在内的重点城市按照要求陆续公布“国五条”细则。一周多以来,新一轮楼市调控对市场的影响已经开始显现。和一些区域的房产经纪业务量“新老划断”不同,“国五条”中被认为“杀伤力”最大的二手房买卖征收20%个税执行几何还有待观望。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访问北京、上海、广州三地中介,尚未发现20%征收个税的“新办法”普遍推行。就目前而言,按照交易总价1%~2%核定征收个税的“老办法”依然通行。
点评:国五条的20%就象是领导撒的一泡尿,地方政府喝也不是,不喝也不是。
4. 义乌金改专项方案或年中出台
与此前的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和丽水农村金融改革试点相比,义乌金改方案具有制度创新和突破。例如,引入境内外战略投资者,探索组建义乌国际贸易发展银行,专业从事贸易融资活动及相关金融产品创新。
点评:一轮新的炒作又要开始了,风暴过后又是一地鸡毛。
5. M2增速连破红线 或迫货币政策中性偏紧
央行数据显示,3月新增信贷1.06万亿元,截至3月末广义货币(M2)增速15.7%,M2余额更是首度突破100万亿元。与此同时,最新数据显示,4月首周四大行贷款增长约560亿元,和上个月持平。
从实体经济需求看,首周贷款依然保持平稳增长,申万认为这反映实体部门信贷需求相对旺盛,且据部分银行反馈,受“国五条”影响,4月初住房按揭贷款投放大幅增加。多家机构预计全月金融机构新增信贷投放将达到8000亿
点评:M2的大幅增加确实是引发通胀的一个重要原因,货币的超发必须引起决策者的重视。
6. 尚德电力欲“卖家当”吸引战略投资者
记者从业内获悉,尚德电力这家曾经无比辉煌、如今债务缠身的光伏龙头企业正在寻求出售部分资产以吸引战略投资者入股。公司高层甚至表示,之所以要重整就是因为原来的股东没有能力应付公司这个局面,若创始人施正荣愿意拿出资源也欢迎
点评:浴火重生何其容易,这也是行业的一个缩影,希望光伏产业明天会更好,对于业内人士来说也许这是很好的一个投资机会。
7.茅台跌跌不休 经销商称价格倒挂只是时间问题
点评:茅台的痛才开始,也许会痛一段时间,这也不是短时间能够过去的。
8.量子高科向股东派龟苓膏 或因产品滞销
更早之前,南方食品宣布向持股1000股以上的股东派送公司新产品芝麻乳,可算是中国历史上首例“实物分红”。
点评:公司分红多样化,好象也没有什么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