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经 |
分类: 财经要闻早评 |
1,内外“共震” 沪综指失守2900点
受日本大地震次生灾害冲击,15日全球主要股市全面下挫;沪深两市也大幅下跌,上证综指放量跌破2900点关口。
点评: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2, 去年四季度逾四成公司获机构增持
据统计,截至3月15日,两市有454家上市公司披露2010年年报。扣除不可比因素后,430家公司中有198家户均持股比例环比上升,占比达46%。
点评:这种信息属于过去时,不必过于当真。
3, 1年央票利率达3.2% 反超1年定期存款
央行公告,在15日的公开市场操作中,1年期央票发行利率为3.1992%,较上一期操作提升20.2基点;发行量由10亿元增至100亿元,打破了自去年11月下旬以来持续“象征性”发行的僵局。
点评:我们认为央行的确有可能加息,但是时间难定,估计会在下个月,因为日本地震减缓了加息压力,而加息的目的不是为了控制通胀,而是为了改变目前的负利率状态。
4, 社保基金今年将稳定和增加股票投资
全国社保基金会理事长戴相龙昨日在报告中表示,全国社保基金将稳定和增加股票投资,并作为今年工作重点。
点评:应该说表明了一种稳定股市的态度,但是没有实质内容。
5,证监会:今年来QFII资金总体净流入
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昨日表示,今年以来QFII资金总体呈现净流入,未出现资金大规模、异常流出的情况。QFII投资运作平稳,与去年底相比,QFII总体对股票、债券等资产的配置变化很小。
6, 外汇局否认将上调个人购汇额度
近日有媒体称,我国境内居民购汇年度总额将由现在的5万美元大幅提高至20万美元。15日晚间,国家外汇局发布澄清公告称,此消息完全没有根据,外汇局现阶段无调整境内个人年度购汇总额的政策计划或安排。
7, 环保部:我国未受到日本核电事故影响
昨日,环境保护部、国家核安全局发布消息称,环境保护部3月15日16时的最新监测数据表明,目前未发现任何异常,日本福岛核电站灾害尚未对我国环境造成放射性影响,我国运行核电站周围环境辐射水平正常。目前我国各地辐射环境监测均未发现异常,所有运行的核电机组均处于正常状态。
点评:加强监测,防患于未然是必要的。
8, 2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15.82%
国家能源局昨日发布统计数据显示,今年2月份,全社会用电量达到313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82%。
点评:说明中国经济增长强劲,不像大家预测的那么悲观。
9, 发改委:商品房销售将推行明码实价
国家发改委价检司司长许昆林昨日透露,目前发改委正在拟订关于商品房销售明码实价的规定。
点评: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10, ST轻骑“净身”重组获“涨”声
喧嚣了几年的ST轻骑重组话题终于几近尘埃落定。继3月4日发布了《重大资产置换暨关联交易报告书(草案)》后,ST轻骑于昨日下午重组事项开始进行网上路演。公司股价也应声以涨停报收,收于6.80元。
11, 房租成一线城市CPI上涨推手 房地产调控“短板”或加强
京、沪、穗近日陆续公布的数据显示,调控之下,2月份三地房屋销售同比、环比涨跌不一,但房租却呈现出同比环比涨幅明显的态势,甚至已经成为当地CPI上涨的主要推手。
点评:房租不好调控,原因很简单,便宜了我不出租就可以,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增加廉租房供给很重要。
12, 业内人士:重启国债期货条件已具备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中金公司董事长李剑阁提交的一份提案称,目前我国重开国债期货交易的条件已经成熟,建议重开国债期货。对此,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认为目前推出国债期货的条件已经具备。重开国债期货,有利于完善金融市场工具,为各金融机构提供更多的对冲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