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经 |
分类: 财经要闻早评 |
1,央票放量难解公开市场回笼困境 多机构预期近期上调存准率
在3月期央票发行小幅放量之后,本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仍以550亿元完成连续第14周资金净投放。分析人士指出,虽然央票发行规模有所扩大,但相对逾千亿的到期量,仍显不足。鉴于央票发行量短期内难以继续大幅提升,市场近期对央行再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预期依然强烈。
点评:要防止周末效应,比如周末出现传闻,导致大盘调整,同时也要看到,目前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迫切性在降低。涨非涨,跌非跌,看中期趋势即可。
2, 融资融券试点有望转正 门槛或将大降
消息人士2月17日向中国证券报记者透露,在试水将近一年后,证监会拟将融资融券业务试点转为证券公司常规业务,并在业界征求意见,准备修订相关管理办法和配套规则,降低券商及投资者进入市场门槛。征求意见稿最早有望在下月公布。
点评:实际上推出转融通业务意味着券商的风险在减小,银行的风险加大,因此降低门槛是对的,不过从长期来看,推出转融通业务对于银行也是好事,可以提高银行的受益率。
3, 人社部拟试点企业年金集合计划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2月17日表示,人社部拟通过试点逐步推开企业年金集合计划。他是在出席全国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和企业年金工作座谈会时做上述表示的。
点评:让企业的年金累计起来,让企业不动的资金流动起来是好事。
4, 跨境资金主导境内股市运行缺乏数据支持
虽然有少数“热钱”进入股市,但是影响我国股市发展的因素较多,跨境资金流动主导境内股市运行的观点缺乏数据支持。
点评:目前中国属于散户市场,加上金融监管虽然表面上很严格,但是仍然留下了一些口子,而且随着中国的强大,很多资金可以打着贸易的幌子进入,南方地下钱庄也很多,因此统计数据不齐全也是正常的。热钱应该比统计数据多些。不过虽然有热钱,但是也要相信我们的政府正在对资本市场加强监管,有可能有资金进入的商品期货,房地产等领域。
5, 环保问题不整改 别想上市融资
昨日,国家环保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监督管理严格开展上市公司环保核查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企业切实没有任何重大环保违法行为才能递交上市环保核查申请。
6, 限购令出台前夕 多地楼市大刮“三抢”风
截至目前,青岛、上海、济南、成都、北京和贵阳六城市先后出台地方版限购细则,预计近两周内还将有更多城市加入限购行列。
点评:各地要加快出台措施。
7, 外汇局:未发现金融大鳄窜入我国
国家外汇管理局昨日发布的《2010年中国跨境资金流动监测报告》称,近年来外汇管理部门历次专项检查发现了一批热钱违规流入的典型案例和渠道,但检查中发现的案件大都以境内机构、个人和海外华人华侨为主,通常以蚂蚁搬家的方式分散渗透,尚未发现国际金融大鳄大规模进入的情况。
8, 发改委严查农产品恶意炒作
发改委昨天发出通知,将于近期部署开展全国涉农价格和收费专项检查。通知称,要加大对农产品流通环节收费的监管力度,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降低流通成本,严厉查处恶意炒作农产品价格行为。
9, 证券业协会全面放行银证转账“一对多”
近日,证券业协会向各证券公司下发《关于规范证券公司客户资金第三方存管单客户多银行服务的通知》,投资者证券交易资金银证转账模式将可由现行的“一对一”转向“一对多”。
10, 新三板扩容方案预计两会后公布 首批扩容园区15-20家
新三板的扩容已进入倒计时,记者日前获得的最新消息是,关于新三板扩容的方案已经上报国务院,目前正在相关部委征求意见,预计在两会后正式公布,首批扩容园区在15-20家。
点评:表面上利好张江高科,东湖高新等科技园企业,其实既然是他们收入以科技园租金为主,科技园企业上市和他们有什么关系?新三板扩容的确对创业板有影响,甚至可以说新三板就是美国意义上的创业板,而我们的创业板本质上是中小板。不过不管在哪里,好的公司,优秀公司都是优秀的,美国创业板诞生了微软,谷歌,我想大家不会认为开放三板,微软就不存在了吧?
11, 商务部:建立安全审查制度是国际通行做法
姚坚表示,关于近期发布的《关于建立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安全审查制度的通知》,商务部目前正在制定进一步可操作的实施细则和规程,以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透明度。他强调,建立安全审查制度与鼓励吸引外资的政策没有相悖,是国际通行做法。
12, 央行官员:新增贷款已不能准确反映实体经济融资总量
昨日,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的内涵及实践意义做出了解释。他认为,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保持物价稳定和维持国际收支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