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财经要闻点评
(2011-02-14 08:19:02)
标签:
财经 |
分类: 财经要闻早评 |
1, 1月经济数据本周公布 准备金率料再升
1月份CPI和金融信贷数据本周将陆续公布。分析人士认为,1月CPI涨幅可能再度“破五”,加上商业银行信贷投放持续冲高,为抑制通胀、加强流动性管理,本月央行可能再度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点评:关注本周经济数据出台后是否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我们认为虽然有这个可能,但是还是要等待经济数据出台再观察,因为如果提高准备金率应该是过去的周日而不是经济数据出台后,因此政策出台的可能性不大。
2, 银监会:年底前未达标信托公司业务暂停
中国银监会近日下发通知要求各信托公司应确保在2011年年底之前达到净资本各项指标要求。对在规定时间内未达标的信托公司,立即暂停其信托业务,并追究该公司董事长和高级管理人员责任。
3,去年人民币债券发行5.1万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12日发布的《2010年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报告称,2010年,债券发行总量稳步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大幅增加。银行间市场交易活跃,成交量同比大幅增加。机构投资者类型更加多元化。
4, 外资并购重要农企等须接受安全审查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发布了关于建立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安全审查制度的通知,决定建立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安全审查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具体承担并购安全审查工作,并明确了并购安全审查的范围、内容、工作机制和程序。
点评:不能让外资控制中国人的口,否则中国人吃的粮油肉蛋将听国际垄断巨头。
5,节后信贷井喷 部分银行四天用尽2月额度
放贷冲动难抑,春节后“开工”不到一周,部分银行已将2月信贷额度用尽。业内专家认为,这将招致央行实施差别化存款准备金率。
6, 外汇局:“两房”债券投资主要潜在风险已化解
继11日出面回应我国外储持有的“两房”债券没有出现投资损失后,外汇局于12日就“两房”问题再度表态,指出“两房”债券投资的主要潜在风险已得到有效化解,以打消市场疑虑。
点评:目前国内银行股不上涨的重要原因就是很多银行都投资有美国的两房债券,如果这笔钱打了水漂,则中国银行业将出现巨亏,因此大家都不敢买银行股,防止碰到地雷。不过我们相信中国政府和美国政府的能力,因为大不了多印刷点钞票也把债券还了,所以担心是可以的,但是更要相信政府的能力。美国银行倒闭了那么多,巴菲特投资的花旗银行仍然从危机低点翻了十几倍,中国的银行股价却在历史低点。
7, 新兴市场新年不顺 跨境资金欧美撒欢
受新兴经济体通胀忧虑不减、紧缩政策预期升温影响,近期有迹象显示,资金持续从亚洲新兴国家地区流出,带动相关股市跌势连连。
点评:我们国家股市估值不高,加上人民币不可自由兑换,目前来看问题不大,金砖四国的其他国家通胀压力比中国更大,面临的风险更大。
8, 收益率飙升 货币基金或迎千亿申购
自去年12月以来,货币基金收益率大幅飙升,而春节前后的银行资金面紧张进一步推高了收益率。
9, 资金旱情纾解 准备金率调整或伺机而动
1月下旬罕见的资金“旱情”似已悄然远去。春节后,由于现金完全回流,资金需求陡增亦未能抵挡回购利率的持续下行。1月CPI等主要经济数据将于本周出炉,有分析人士称,央行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已箭在弦上。 ,
10,调价“红线”已越 成品油涨价预期增强
自2010年12月22日,发改委上调国内成品油价格后,国际油价持续震荡上涨,截至2月9日,三地原油变化率已达到10.6%。鉴于国内通胀压力较大,发改委暂时搁浅上调成品油价格。不过业内研究员表示,目前调价时间虽然难于确定,但油价上调已经势在必行。
11, 央行:2010年直接融资规模大幅增加
央行日前公布的《2010年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显示,2010年我国金融市场总体运行平稳,直接融资规模大幅增加,货币市场利率呈上行趋势。分析人士认为,去年年底货币市场利率快速上行是货币收紧的正常反应。
12, 铁道部部长刘志军落马 铁路相关公司自家人做自家事遭疑
作为中国知名的政企不分的行业主管部门,铁道部由于近年来大干快上的高铁建设而备受公众瞩目,其掌舵人部长刘志军也被坊间传闻,在其两届任期届满之后(2012年),将被另有重用。但是,这一传闻却随着2月12日17:30新华社的一则短讯所戛然而止。短讯称:“经中央纪委有关负责同志证实,铁道部党组书记、部长刘志军涉嫌严重违纪,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