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经 |
分类: 财经要闻早评 |
1,国务院明确稀土行业发展目标 大力发展应用产业
中国政府网19日公布的《国务院关于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稀土行业管理。用1-2年时间,建立起规范有序的稀土资源开发、冶炼分离和市场流通秩序,基本形成以大型企业为主导的稀土行业格局。
评论:预计稀土板块今天还会反复活跃。稀土行情没有结束,还会继续上涨。
2, 国家电网副总舒印彪:全国统一上调电价可能性不大
国家电网副总经理舒印彪19日在第14届北京科博会中国能源战略论坛上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指出,造成当前“电荒”的主要原因是电力供求关系不平衡。他表示,国家发改委在上调电价前,会与国家电网进行沟通。未来全国范围内统一上调电价的可能性不大,调价仍将分省进行。目前,尚未接到华东地区上调电价通知。
评论:这意味着虽然煤炭价格上涨压力大,但是政府调控力度不改,电力板块想整体上涨是很难的。
3, 民资狂买小金属 为资金寻找新的出口
囤油、囤粮、囤盐……在通胀预期下,老百姓囤积生活用品以降低未来的生活成本;投资者将资金投向地产、股市和黄金。但来自江苏无锡的投资者沈兆民(化名)选择了小金属。沈兆民最近又“搞”到了100公斤铟,这是他今年第三次购买这种小金属。
点评:我们认为,在美元有反弹动力,欧洲债务危机没有解决的情况下,大量屯货是风险很大的事情,万一金融危机重演,则屯货会血本无归。如果你认为有危机,最好是持有债券。
4, 央行官员: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年内扩至全国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二司司长李波昨日在“2011陆家嘴(600663)论坛浦江夜话专场”上表示,央行拟在年内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扩至全国。同时,央行正在研究推进其他多项资本项目开放政策。
评论:扩大人民币贸易结算范围是好事,是人民币国际化的第一步。
5, 民间投资36条细化措施将出台
在“民间投资36条”出台一周年之际,记者获悉,鼓励民间投资的步伐仍将继续加快,相关细化措施将陆续出台。国家发改委投资司副司长罗国三昨日在国经中心“经济每月谈”上透露,鼓励和引导民企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细则即将印发,中国铁路产业投资基金设计方案试点近期也将报国务院审议。
点评:实际上新兴产业应该更多的由民营来投资,即使投资失败,也不会影响国家经济实力。不过政府鼓励民间投资要先从税收减免开始。不妨来个民营新投资新兴产业3年免税。
6,
周小川:IMF高管层应更具代表性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昨日表示,20国集团已经决定国际金融机构的领导人和高级管理层应通过公开、透明、择优的程序选出,用中国的话来说,就是充分考虑德、能、勤、绩来选拔,这样有利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更有效地领导基金工作。同时,其高级管理层构成也应更好地反映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和新兴市场的代表性。
评论:至少代表了中国的声音,鼓励小川多讲话。
7, A股估值优势显现 社保险资联手增仓
在近期市场持续下跌之后,“国家队”资金悄然出手。昨天从有关人士处获悉,在市场整体估值再次下移至历史低位后,社保基金和一家大型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日前对A股进行了增仓。
点评:每次在2830附近都有资金拉起,说明底部是有资金的,但是这些资金持续性偏差,表现是银行,煤炭股表现没有持续性。
8, 煤价电价交替上涨 “紧循环”症结如何破解
迫于部分地区用电紧张的严峻形势,继此前上调10余省上网电价后,国家发改委近日再次上调了部分地区的电价。不过,尽管此次电价上调后激发了发电企业的积极性,但由此释放的煤炭需求则再次成为推动其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甚至有业内人士担忧,可能会进入“煤价——电价”交替上涨的恶性循环,这也凸显了需要尽快理顺电价形成机制的迫切性。
点评:企业可以到期货市场买进煤炭,对冲涨价风险。
9, 中国发布首个金融中心城市金融指数
作为陆家嘴金融论坛的重要内容之一,上海金融业联合会19日发布了“2011上海金融景气指数”。这也是中国首度发布金融中心城市金融指数。报告显示,“十一五”期间上海金融业整体发展势头强劲,以年均复合22%的增速,超越上海同期GDP增速1.8倍。同时,金融国际化加速,但金融机构和人才景气程度仍有待提高。
点评:这表明金融行业景气度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