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面临实际负利率
存款的收益,即存款所得的利息;而学费的上涨速度,则代表了服务价格的增长,也部分反映了通胀率。利率上升的速度赶不上通胀的速度,这就意味着社会的实际利率为负。
从经济学的概念来说,实际负利率指存款利率低于通胀率,这意味着储户的未来实际购买力将受损。一旦实际负利率持续的时间过长,其结果将造成消费和投资的严重错配。在金融市场不发达的状况下,消费者有两种选择,一种是购买一种质量和价格相对便宜的“替代品”,来对冲通胀带来的损失。另一种选择则是继续储蓄,希望有朝一日能够购买当年的某个标的物。但是,大多数具有经济理性的人群会选择前一种选择,客观上为资产泡沫推波助澜。
中国7月通胀率在3.3%左右,创下21个月以来的新高,而一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却只有2.25%,二者存在着105个基点的利差。
同时,市场利率也在不断上升。根据央行近日公布的《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二季度以来,货币市场利率不断提高,6月末,隔夜和一周上海银行间拆借利率(Shibor)分别为2.27%和2.62%,分别较年初上升112个基点和105个基点;三个月和一年期Shibor分别为2.63%和2.62%,较年初分别上升80个基点和37个基点。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由于存款利率受到管制上限的限制,储户却无法从中获益。
这些事实表明,储户事实上在补贴银行以及投资者,这只能导致更多的投机资金进入房地产等收益率相对较高的投资领域,进一步造成房地产价格的上升以及地产泡沫的累积。
这样的情况,在2007年-2008年间已经发生过。由于通胀率那一期间不断上升,中国出现了长期的负利率,举例来说,中国的5年以上的抵押贷款利率为6%左右,存款利率约为3%-4%,而中国的名义通胀率在2007年7月以后,却一直处于6%左右的高位。换句话说,中国的实际存款利率为负、实际抵押贷款利率则几乎为零。在这样的情况下,风险投资市场在“储蓄搬家”的大背景下出现了暴涨,在极短的时间内,上证综合指数[2207.81
-0.08%]一路上升至6000点以上,而房地产市场的同比涨幅也超过了两位数。结果,资产泡沫在2008年底由于美国次贷危机爆发而最终破裂,上证指数[2641.21
-0.04%]在一年时间内暴跌到1600点的水平,而中国一些大中城市的房价也出现了20%左右的下跌。
历史会重演吗?当然可能,只要有套利的机会,投资者们都会逐利而来。不同的是,眼下由于受到政府的调控,房地产市场的投资将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但是,“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嗅觉灵敏的投机资金很可能将进入其他的投资领域,比如黄金和农产品[17.66
-0.23%]。我们目前看到的大蒜、生姜和绿豆等农产品价格的暴涨,其背后就存在着大量的逐利资金,而这些资金正是看准了目前较为低廉的资金成本和实际负利率造成的风险偏好上升。值得警惕的是,中国的投资工具较为有限,大量的资金追逐有限的投资工具,却缺乏相应的对冲工具,这无疑将加大市场的风险和波动性。
负利率下的投资品选择
对于通胀预期,目前中国政府需要做的是加强对农产品价格的监管,首先可以考虑利用外汇储备,在国际市场购买农产品储藏起来作为宏观调控的储备。其次要建立国家农产品和蔬菜基地动态储备制度,政府直接到田间地头收购一定的储备蔬菜,大量的廉价抛向暴涨的市场。
目前中国的收藏品市场里面翡翠,玉器,木器家具,瓷器,书画等收藏品都得到了游资的爆炒,所以目前来看由于地产资金的介入,收藏品市场泡沫巨大,真正的藏家已经买不到东西。在农产品市场里面,“豆你玩,蒜你狠,姜你军”,让农产品炒作风兴起,实际上也是累计巨大的风险。房地产市场由于土地价格的政府垄断,导致房价居高不下,而房租却一直上不去,这样房地产市场也是泡沫巨大,所以目前来看,中国最低估的恰恰是股市,因为2001年中国股市的2245点,10年过去了,中国股市仍然还在2639点附近,仅仅上涨了10%,同期中国的房价上涨了差不多10倍,收藏品价格上涨了百倍,农产品上涨了2-3倍,所以目前的中国股市是最值得投资的地方。
未来中国很可能在更大范围内面临资产泡沫的风险。2001年,美国经历了“互联网经济泡沫”和“9•11事件”后,经济发展速度明显放缓,为恢复市场信心,实现美国经济软着陆,美联储在短期内将美国联邦基金利率由5.
5%骤降到了1%,并将此利率持续了一年之久,当年的美国核心CPI却一直维持在2%以上,这也造成了美国的实际负利率。长期负利率导致资金大肆进入房地产投资领域,最终房地产泡沫破裂,造成了美国次贷危机的产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