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宏观调控政策的方向转变,再次启动内需的难度的确很大,主要是房价依然高高在上,并非百姓所能承受,未来房价仍然有下跌空间。北京的郊区别墅、深圳的顶楼复式住宅,总价可以达到4000万元。同样总价,4000万元在美国可买下一个农庄,在欧洲可买下一个城堡,而在深圳却只买个‘阁楼’,任何一个脑袋没病的人都应该作出正确选择。这种现象只能说目前深圳房价仍处在超级泡沫中。目前很多开发商都面临现金流危机,开发商的大面积破产是迟早的事情,1992年楼市泡沫破灭的时候,形成了众多烂尾楼,目前还没有出现几处,从需求来看,中国房地产市场供需失衡明显加大,住宅存量已由11个月的存量上升到20个月的存量,所以未来房地产市场的销售压力很大。
所以未来房地产市场要么表现为房价下跌30%,要么房价不跌不涨,等房价收入比上来,看看房地产商和买房人谁熬得过谁,不管那一方,最好的策略就是现金为王。
由于房地产行业不景气,目前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政策遭到空前的打击。如果地方政府继续建立开发区,吸引企业投资,发展地方经济,则会面临国内企业产能过剩问题,外部经济不景气,则并非出口可以消化,所以未来开发区式经济发展模式也将遭到打击。
未来启动农村市场可以考虑扩大农村宅基地土地流转范围,盘活倒闭乡镇企业土地,先让土地焕发本来的生产力属性,让农民有钱去消费才可以启动农村的内需,同时也可以降低住宅价格,让整个住宅地产市场不再有人为的垄断。具体的模式,可以考虑新农村住宅开发区的模式,但是本次土地出让面对的则是个人投资者,比如个人可以在住宅区买一块宅基地,自己建设房屋;可以在工业区,自己投资建设厂房,鼓励个人创业;可以在办公区自己建设办公室出租;但是这些外观样式要符合统一规划,政府负责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建立统一的土地交易市场,至于钱从哪里来,我想一个是地方政府收的土地出让金,一个是地方政府未来发债维持运行也许是个趋势,发债还是要有个投资渠道的,从建设新农村角度来看,也许新农村住宅开发区的模式是个高回报的项目,如果哪个地方政府做的晚了,也许就吸引不到城市资本的投资。总之,这种模式可以建设新农村,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同时,可以解决农村和农业问题,需要主义的是这个政策不能全面铺开,只能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模式,在城市边缘,以某个城市、乡镇为集中地,向外围逐步展开,否则就会大量的浪费土地,还有规划也不会太好。
对于远离城市的地区,未来会形成农场和农庄式的产业模式,住在住宅开发区,生产在农庄里面,未来地方政府也许会以小城镇开发建设模式代替大开发区模式,形成新的城镇中心、商业中心,当然,此项进程,特别是城镇开发的基础设施,如果有开发商参与规划,可能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毕竟开发商比较专业,善于商业化运作小城镇开发。
从启动内需的角度来看,从收入人群分析,80后人群的收入增长速度最快,虽然他们的工资起点较低,但他们是第一代独生子女,将改写中国的消费模式,他们愿意消费、敢于借钱,对品牌有相当执著的追求,会影响全球消费格局。有专家预测,到2020年,中国私人消费将占全球总消费的21%。中国的可口可乐、麦当劳就将在今后20年出现。所以,未来购买上升企业具有超额利润的龙头股,然后放在抽屉里锁起来,将获得不菲收益,我们可以重点处于萌芽状态的日常时尚消费类的龙头企业。
下一轮全球的经济增长,有可能会摆脱石油的依赖,但是很难摆脱对电力的依赖,所以不管是燃料电池技术,清洁汽车技术,高速铁路技术,我国都可以加大此方面的科技投入,国家可以考虑鼓励发展新的科学技术,如果企业需要,可以考虑趁经济危机的时候,让我们的企业走出去购买一些技术,我们希望,在经济危机过后,我们国家可以出现一批世界级的企业出现,让国外收购的技术/资产/资源成为我国企业新的发展的动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