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恩斯看盘:寻底之旅何时结束?

标签:
股票 |
分类: 凯恩斯看盘 |
自2007年10月份开始,我国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幅持续提高,从3.2%持续攀升到今年7月份的10%,涨幅达到了两位数,是1996年以来的最高涨幅。对此应该认真分析,正确看待。此次PPI涨幅提高,不是经济总量失衡的表现,也不会很快向CPI传导。
引起PPI涨幅提高的原因分析
历史上引起PPI涨幅提高的原因主要有两类,其一是总需求过快扩张引起了全面的供不应求,进而引起PPI涨幅提高(例如1988-1989年,1993-1994年);其二是结构性的供求缺口引起PPI涨幅提高(例如2004年)。而此次PPI涨幅提高的原因则有所不同,分析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国际市场价格上涨推动。随着经济现代化的快速推进和对外开放的扩大,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在资源性产品方面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不断提高。目前我国原油进口已占到原油消费量的50%左右,铁矿石进口已占到其消费量的50%以上。到今年6月份国际市
场原油价格同比上涨85.8%,我国进口铁矿石价格同比上涨60%以上,必然对PPI产生明显影响。截至7月份,我国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产品价格同比上涨35.1%,黑色金属矿采选产品价格同比上涨38.7%。
第二,大宗商品需求增长较快。今年上半年我国钢材产量同比增长11%,焦炭产量同比增长9.9%,十种有色金属产量同比增长14%。这些高耗能产品的较快增长使能源需求较快扩大,加上迎峰度夏因素进一步扩大了近期能源需求,带动了煤炭价格较快上涨。
第三,成品油和工业用电价格调整。今年6月20日起汽油、柴油价格每吨提高了1000元,航空煤油价格每吨提高了1500元;7月1日起,全国销售电价平均每千瓦时提高了2.5分钱(城乡居民用电和农业、化肥生产用电价格不作调整)。这些也对PPI有一定影响。
跌,直到停止发行新股,股市失去融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