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下周股市预测轮盘与操作策略: 蓄势整理,再次冲关

(2008-07-27 17:29:32)
标签:

股票

分类: 投资理念

上周预测: 我们注意到了一些人认为下周将开始大反弹的观点,但是从我们自己的技术指标上看不出来要立即大反弹的动力,但是沪市在2500-2700应该都属于底部区域,切不可看到下跌就恐慌,强势不超底,弱市不追涨,我们只能在关键点位低吸,切不可见反弹就追涨,追涨必杀跌!

验证结果:比预想的还要好。首先我们肯定了上周指数处于底部区域,但是我们也指出了弱市不追涨的原则,估计大家都没有被周一的上涨所迷惑,我们坚持工作线低吸应该取得了一定效果。

下周预测: 蓄势整理,再次冲关

由于两市已经站在工作线上,所以虽然周末收小阴线。但是目前沪深指数都已经站稳在工作线/黄金线之上,大盘已经形成了上升的趋势,所以我们应该看做冲关前的蓄势整理,沪市支撑是2800点,反弹的第一目标是2977点,第二目标是3187点,就是向下跳空缺口附近的位置。

 

轮盘有效日期

7月28日-8月1日

轮盘性质

长线

 

 

箱底

2700

箱顶

3187

强支撑

2775

此点附近开始吸筹

第一

阻力

2931

第二

阻力

3031

300

箱底

2775

箱顶

3295

支撑

2803

阻力

3187

工作线解盘

沪指

2830

沪深300

2897

黄金线解盘

沪指

2820

沪深300

2869

两市收盘在黄金线/工作线上,可以持股待涨。我们坚持工作线/黄金线上持股,线下持币。

预测热点

医药、农业、新能源、地产、金融

轮盘方向

震荡向上

在股市里坚持纪律比赚钱更重要。 目前站在黄金线/工作线上,可以持股,但是如果一旦发生收盘跌破工作线,则我们第二天反抽减仓。跌破2750,第二天收不上来建议清仓离场

仓位控制

目前仓位:

50%

仓位变化

熊市保持半仓操作就可以了

轮盘解析

工作线/黄金线上我们多看支撑,少看压力,只要收盘不破我们的工作线/黄金线建议大家以持股为主,不必理会盘中的震荡调整。

政策分析

距离“政治奥运+经济奥运”的时间仅10个交易日,奥运会,作为全球体育盛会,是展现我国“和谐+稳定”主旋律的第一盛事,也是我国经济加速发展的超级引擎。管理层,在奥运前,“政策性预期”,强烈要求股市稳定。

短线操盘

八大铁律

每个阶段,都会有不同体会

重点关注行业

农业:关注农业及相关受益公司,种子与化肥是最大的受益品种.600354600078600141

医药:这个行业是受宏观调控影响最小的行业,但是个股的差异很大,重点关注600557002022 002038600226

蓝筹股:60003660000

消费类:600856600306600779

地产:600675600325

专家观点

  专家认为奥运行情或将成为鸡肋,操作难度将更大,并给出三大应对策略:买跌卖涨、设好止损点、控制好仓位。

买跌卖涨,这是炒股赚钱最基本的原则,但在当前的特定市场背景下,买跌卖涨又有着另一层含义,并由此成为成败的关键。

  买跌,是指在股价下跌时敢于出手,主动买入,越跌越买。特别是在大盘连续下跌,跌至重要的支撑位附近时更要出手,比如7月16日、7月17日,大盘多次跌至2700点之下,此时就是最佳的买入机会,随后大盘连续上涨,并一度站上2900点。

  就具体个股而言,也应该在下跌时买入,而不应该追涨,下跌时买入,一旦拉平,跌去的一段已经是利润了。

卖涨,是指要在股价上涨时敢于卖出,越涨越卖,不能手软。特别是拉出大阳线时更要卖出。

策略二 设好止损点

  市场风云变幻,处处都是陷阱,稍不留神,就可能赔进身家性命。

  随着市场进入熊市,市场也出现了大级别调整,4500点、3500点、3000点等看似牢不可破的铁底均被打穿,在这些点位买入的股民朋友被深度套牢。而之所以被套牢,就是因为没有设止损点,结果越陷越深,最终被深度套牢。

  目前,市场虽然在2500点上方企稳,并再度对3000点展开冲击,但3000点能否被有效突破,2500点是否就是铁底,谁也不知道。

  设好止损点,就像是一把保护伞,当我们的判断与市场实际走势相背时,止损将保护我们的安全。近期以来,市场不少的强势股纷纷演绎“强者恒强”的走势,而这些个股涨得虽快,而一旦跌起来也同样不可忽视,所以对这些个股的操作一定需要设好止损位。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学会止损,才能在市场中长期生存下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