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下周股市预测轮盘:一定会有反弹出现

(2008-06-14 10:26:00)
标签:

股票

分类: 投资理念

上周预测轮盘回顾: 继续震荡探底。我们预计下周股指将进入诱空区间,沪市2800点对应的沪深300成分股的动态PE值是15倍,这个市盈率A股从来就没有跌破过,所以我们认为3000点以下肯定是空头陷阱,暴跌就是买进的机会。

 

验证结果:基本正确。由于周一开盘暴跌,我们及时调整了对箱体底部,调整为2800-2900附近,而周五收盘正好在此区域。 

 

下周预测:一定会有反弹出现

   我们不能保证沪市2800的支撑点不破,也不能讲有人预测的2500点甚至更低的点不会出现,但是没有只跌不涨的股市,下跌之中也有反弹出现,本次调整从3469点反抽我们的黄金线卖出开始,跌到2865.5点,按照八卦箱体退三进一理论,从28#箱体跌到了25#箱体,正好是3个整箱体,至少应该有1个箱体的反弹,就是反弹到3100附近。

我仍然坚持认为2800上下100点都是本波段的底部区域,对于目前阶段是否要抄底,我想坚持原则很重要,在没有出现明显的反转之前,持币观望仍然是谨慎投资的原则。股市不是任何一天都要炒股的! 

 

轮盘有效日期

6月16日-6月20日

轮盘性质

中线

 

 

箱底

2581

箱顶

3187

强支撑

2775

支撑位置附近可以建仓

第一

阻力

2977

第二

阻力

3081

300

箱底

2775

箱顶

3295

支撑

2875

阻力

3187

工作线解盘

沪指

3227

沪深300

3390

 

黄金线解盘

沪指

3273

沪深300

3447

两市收盘在黄金线/工作线下,所以目前阶段应该空仓观望,我们坚持工作线/黄金线上持股,线下持币。

预测热点

超跌强势股的反弹机会

轮盘方向

探底后反弹

按照我们投资原则,站上黄金线/工作线上为是我们持股的条件,目前应该持币观望为主。

仓位控制

目前仓位:20%

仓位变化

我们要尽量以持币来化解系统性风险。

轮盘解析

我们认为沪市2800以下将进入估值合理区域,所以长线可以考虑金字塔式建仓;比如2800建仓20%,2600建仓20%,2400建仓20%;如果是短线炒做参与热点不可超过30%的资金。

政策分析

1、中共中央等召开省区市和中央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会议

要进一步加强金融监管,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保持房地产市场稳定,切实防范金融风险。

2、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原因分析

  5月M2增长的反弹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最新上调100个基点存款准备金率的原因:该举措旨在对M2增长再次加速,而不是通胀重新抬头做出反应。

  M2由4月份的同比增长16.9%加速到5月份的18.1%,这也证实了摩根士丹利对上周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解读,即上调准备金率意在加强货币供应控制。

  今年将不会更大幅度紧缩的判断。最新的货币增长数据和5月份表现出通胀走缓的CPI数据,令大摩更轻松地重申其判断:在外部需求持续显著地放缓局面下,今年内不会针对银行信贷扩张,在形式上进行更大程度紧缩或是加息。

 

短线操盘

八大纪律

坚持原则,高抛低吸

重点关注行业

 

通胀的投资主题:医药、农业、煤炭、钢铁等通胀受益品种的龙头股

关注石化、电力等在涨价预期中的潜在交易机会。

产业整合的投资主题:上海本地股重组、电信、地产中行业整合机会;

机构观点

2800点附近将进入多空搏杀区域

空方力量的宣泄进入到了极致,虽然沪指昨日已经创出三年以来的七连阴,但是今天沪指仍旧继续向下,再度创出新低,跌破了2900点,受到了一定支撑,多方进行了一定的抵抗,但是成交量出现萎缩,表明在目前点位仍没有场外的增量资金进场进行抢反弹的操作,也就说明,由于本周市场刚刚破位,市场心态不稳,空方的力量仍有继续释放的要求,但短期内,技术指标的超卖也将带来一定的止跌企稳,因此,短期内沪指将呈现窄幅震荡,重心下移的走势格局,而对于一些技术上刚刚破位的题材股、垃圾股等的盘中脉冲式反弹将是逢高降低仓位的时机,对于跌幅过大的权重股指标股等则不宜大肆减仓,但也不存在强势反弹的动力。

市场悲观情绪开始蔓延,人气处于涣散至绝望阶段,但往往机会就是在绝望中诞生。目前的市场均值为22倍,上证50加权市盈率为17倍,中值为48倍,逐渐走向超跌区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