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盘涨疯了,我们不能疯:小心重复上周四五的风险

(2007-04-18 20:51:19)
分类: 板块研究
    今天尽管在收盘阶段000036才涨停,但是还是恭喜大家,我们敢死队最近连续攻击了6个涨停板,明天敢死队攻击操作股票我将在开盘前9点准时公布,以免主力趁机减仓砸盘.从短期看,大家小心大盘重复上周四五的风险:尾盘跳水,建议大家逢高减仓为好,大家应该最少减到75%以下的仓位,保持进可以攻,退可以守.大家不要在这里提问题了,也不要在QQ发信息了,因为本人QQ现在一分钟出现100多条信息,根本无挖回答.  
  

    周三,大盘在3600点附近维持窄幅振荡走势。由于银行股和大盘蓝筹股的继续杀跌,大盘显得冲高乏力,而以电力、煤炭、钢铁为首的众多板块却出现集体走好态势,使的大盘继续维持强势。虽然盘中出现了几次小幅跳水,不过力度不大,并且能够迅速反弹。最终沪市收市涨0.53点,振幅1.65%。深市表现较好,收市涨1.09%,振幅2.85%。个股表现依然活跃,50多家个股涨停。而新上市的三只新股更是首日上涨100%以上。两市成交量持续放量,两市共成交2600多亿元。

   从短期市场的运行上看,大盘短期上攻至3500点上方后多空双方的市场分歧明显加大,股指反复形成振荡走势,也使大盘形成的加速上升通道有所修改,但股指反复依托于5日均线的支撑,大盘构筑的上升通道也不断延续,使短期大盘的反复上攻趋势仍未改。个股和板块炒作中,市场呈现出强势股轮番炒作的特点,低价股仍是市场炒作主流品种,而指标股的调整仅改变大盘运行的形态特点,并未影响到市场人气和多头上攻意愿。技术上,短期股指反复上行的格局仍在延续,但短期股指运行的KDJ值和RSI值出现有背离的态势,意味着股指反复上攻过程中开始呈现出一些调整迹象,近几天股指反复振荡的走势特点,也意味着短期市场有资金开始退出,基金在一季度的减仓报告,也说明市场风险开始加大。因此,我们认为,短期深沪大盘仍有反复上攻的机会,但市场风险也开始加大,大盘在近期反复上攻中将会构筑一个中期头部,短期市场机会体现在热点个股炒作中。我们注意到,近三天来持有广发银行的申华控股、持有南京市商业银行的南京高科、持有宁波市商业银行的杉杉股份、持有徽商银行的华茂股份都有联袂逼空向上攻击、上涨斜率明显强于大盘的犀利走势,所以后市对具有持股商业银行股权的题材股应该给予重点关注,尤其是未被市场充分挖掘的股票有望展开轰轰烈烈的补涨行情,而悦达投资投资1450万元参股盐城城市合作银行的股权增值价值极有可能被市场深度挖掘,值得中线密切关注。关注以下股票:兖州煤业600188,中国国贸600007,中宝股份600208,爱使股份600652,江南重工600072

    继周二银行股和大盘蓝筹股杀跌之后,周三的杀跌继续上演。中国人寿周三公布年报显示净利润同比增长76%,其中投资收益同比增长153%,其对于净利润增长的贡献较大。不过该股开盘出现下跌走势,收盘跌3.48%,领跌金融板块。其他几只金融个股也都出现下跌,而且是流通盘越小跌的越多,像浦发、兴业分别下跌3.45%和3%,而招行、民生下跌2.2%和1.96%。而超级大盘的工行和中行下跌0.91%和1.39%。金融板块对于大盘的打压显而易见。据最新的消息,由于今年一季度市场呈现蓝筹股疲软、题材股飙升的特点,基金为应对投资者赎回,基金股票仓位有所降低。可比数据显示,已披露一季报股票方向开放式基金平均股票仓位为80.2%,较去年四季度降低3.16%。其中地产金融板块成为基金重点减持对象,这部分解释了大盘蓝筹股一季度表现不佳的原因。不过4月份以来,金融股又出现了一定的回升,只是上涨趋势尚不明显。近期的这些大盘蓝筹股连续下跌一方面可能是对于指数的打压,避免指数出现大幅拉升。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基金对于这些蓝筹股的进一步的减仓。不过从长远来看,金融板块具有较好的投资价值,值得长线看好。除了银行股之外,其他的一些大盘蓝筹股像中石化、联通、长电等都表现疲软,使的大盘蓝筹股有被市场冷落的感觉。与此同时,二线蓝筹股、小盘股、题材股去继续受到资金的追捧,涨势喜人。板块方面,电力、煤炭板块持续走好,而钢铁板块经过短期调整,又出现较好走势。这些板块个股较低的市盈率和较好的盈利能力使其成为市场继续追捧的对象。

    从盘面的走势来看,两市成交量的持续放大显示大盘在3600点附近的多空分歧加剧,不过在资金推动下的大盘强势地位依然没有改变。而大盘蓝筹股的适时调整也有利于后市大盘的继续走稳。短线来看,大盘可能还有有所振荡。大盘的走强还有赖于大盘蓝筹股的止跌走稳。建议注意投资风险,适当控制仓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