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师,我们不是弱势群体

(2008-12-26 18:43:33)
标签:

老师

学生

弱势群体

校园

分类: 教育随笔

内容提要:校园弱势群体是指每个班级几乎都存在的一种现象,即教室的“后四排同学”现象。这样的群体的定性是:上课低头一条虫,下课抬头一条龙,作业要么不完成,要么东抄西涂瞎胡蒙。要改变这样一个群体,教师就应该从真正的多加关心后四排的同学、树立起后四排同学的良好形象、多找后四排同学谈心、要注意自己的语言、班主任和代课老师要言行一致这几方面入手。让他们改变弱势,真正融入班集体。

老师,我们不是弱势群体

──谈班级管理中的“后四排同学”现象

社会上,相比城镇居民,农民是弱势群体;相比健康人,残疾人是弱势群体;相比金领、白领,蓝领则成了弱势群体……不知你注意过没有,校园班级中也有一个弱势群体。

我所说的校园弱势群体是指每个班级几乎都存在的一种现象,即教室的“后四排同学”现象。这样的群体的定性是:上课低头一条虫,下课抬头一条龙,作业要么不完成,要么东抄西涂瞎胡蒙。如此印象,致市使好多老师和部分同学迅速给他们定位:“后四排”同学真是“朽木不可雕也”。更有甚者会说:“丢掉他们吧,反正也跟不上。”我觉得如此对待他们实在不公平,教育也要均贫富嘛。我想现在首先要弄清楚的问题是:是谁让他们成了这样一个群体,除了学生自己,难道老师就没有责任吗?

  细想一下,班主任你会把什么样的学生放在后四排呢?虽然客观上得有坐在后四排的同学,但你执行的标准和尺度又是什么呢?再问班主任老师,你对后四排的同学有过什么关照没有?(当然平时抬桌子、搬板凳等“特殊关照”除外。)作为班主任,你又向其他老师提过什么样的特殊交待?(当然“后四排同学”要是不好管就不要管了除外)。当然也不能将全部责任推到班主任头上,代课老师也有责任。你是不是对前四排同学温和有加,对后四排同学横眉冷对呢?让我有如此感慨的原因是源于我让学生写的一次作文,话题是“将心比心”,请听一个学生,一个“后四排”学生的心声:

师 生

高三如同黑暗的原始森林,时刻充满着危机感!

我们正认真地听老师为我们分析每一道题型,我也在这里边听边记,忙得不亦乐乎。

忽然炸弹般的声音掉进了我的耳朵,“后面的同学不要说话!”天啊!教室还如此的静,我们后面的同学何时说过话呀!当我们听到这话时,后面的同学全部抬起了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满脸的疑惑。

晚自习快要放学了,老师推开门进来说要收几本作业看看,我们并没有什么反应,因为都在做题。只见老师低着头对课代表说:“收几本作业,放学后拿办公室来。”在临走的时候又特别加了一句,“主要收后面四排的,前面挑几个就行了。”当我们听到这特加的一句时都愣了,在老师走后才回过神来,这时同学们就在那里失声痛喊,“天啊,还有没有公道了,这是歧视,严重的地域性歧视!”“老师也太关心我们了,连收作业都是特别的。”“我要分流,这里过不下去了!”……

这里,我并不是对老师有特别的看法,老师都希望我们好,没有一个老师希望自己的学生学坏的。

老师都有一种与父母一样的心理——恨铁不成钢,每位老师都关心自己爱护自己的学生,只是有时方法不对。

事实上,老师对我们的爱,我们都明白,俗话说,“不关心你,不爱护你,谁去理你“是啊,老师干嘛没气找气受,还不是为了我们好。

虽说“打是亲,骂是爱“但我并不这样认为,如果换一种比打骂更好的方式来关心、爱护,不是更好吗?

比如:把“后面的同学不要说话”换成“后面的同学请认真听课”我们的心里就会好受很多,也会更加认真地听课。再比如:把“主要收后面几排的,前面挑几个就行了”换成“同学们一定都做完了,收几个看看就行了”这样即使没做完的同学,也会带着被老师信任的感觉赶快做完。这样做不是比打骂、讽刺效果更好吗?

老师常说:“同学们,你们多理解一下老师的苦心好不好?”其实我们也想说:“老师,您也多从我们的角度考虑考虑,好不好?”。

由此看来,造成“地域性歧视”、教育贫富不均的主要原因不在学生,而在老师。是老师的绝对化的认知倾向阻碍了对班级实际问题的分析诊断,是老师的做法触动了学生那脆弱敏感的心灵,是老师的频频“特殊关照”给了学生微妙的心理暗示:我们后四排的学生就是坏学生,前面的学生才是老师的宠儿,而我们也只能……

难道后四排的学生真的很弱吗回想一下,哪一次的班级集体活动他们不是冲锋在前?哪一次老师搬办公桌椅他们不是蜂拥而上?我们做老师的难道就因为他们个子大点,成绩差点就把他们划入“弱势群体”之中吗?这对他们也是心有不甘呀!因此,我认为,做到一碗水端平不容易,但要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还是可行的。方法是:

一、真正的多加关心后四排的同学。坐在后四排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男生,而男生学习更依赖老师的管理。英国教育的一个科研部门公布的一个报告中说:男孩比女孩对老师更加挑剔。男孩更容易在一个不利于学习的氛围中成为牺牲品。他们的研究发现:如果在传统的3R教育(阅读、写作和算术)的基础上再加上第四个R——尊重老师,男孩学习将大幅度提高。而要做到这一点,让学生尊重老师,老师就需要对学生多加关注。他们说“男孩似乎特别看重教师对自己的关注,如果他们知道自己在教师的密切关注之下,他们学起来就会更加努力。”

二、树立起后四排同学的良好形象。多给他们机会,让他们参加活动,崭露头角,并适时给予表扬,使他们有成就感,让他们尝到被尊重的甜蜜,他们在同学面前也就可以骄傲地抬起头来。

三、开诚布公,多找后四排同学谈心。  让他们明白他们易给人坏印象的主要原因,有时可能是因一个人而打击一大片。当他们被误解时,可以告诉他们:男生的大度与宽容能够胸纳百川,更何况这区区小事,想必你们一定会相互监督,从主观上改正,给老师和同学们留下一个好印象。

四、老师要注意自己的语言。就象学生作文中说的那样:把“后面的同学不要说话”换成“后面的同学请认真听课” 把“主要收后面几排的”换成“收我们这几个同学看看”,语言一变,态度就有了逆转,这样也就不会给学生一种消极的暗示了。

五、班主任和代课老师要言行一致。多鼓励,少批评,更不要因一个同学犯错误就打击一大片,从而伤害大部分的学生。

  实际上,后面的同学更希望老师对他们严格要求。曾有一个后面的同学在日记中写到:“老师请你保持公正,请你对我尽量严格。表面上即使我反对严格,但实际上我需要您严格要求。”如此看来,我们作为老师的一定要多了解学生的心声,更要多关注后四排的学生。请大家都记住这样一句话:也许就在你认为绝不可能的地方,会有一个惊喜在等着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