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的团队

标签:
中粮宁高宁凝聚力向心力团队营销合力姜岚昕世华财经 |
分类: 精彩世华 |
当年杰克.韦尔奇坐上通用电气CEO的宝座,他对GE这一巨头的改造是采用“减法”,给GE瘦身。如果是接手中国国企巨头,该如何让它变成一条“快鱼”呢?我认为从管理调整上来讲,必须采用“除法”的思维与策略:除去依赖、迟钝、散漫和各自为政。
2005年以前,中粮集团的实业化经营已有了一定基础,从根本上来说还是一家贸易占主导的企业,业务的成长性不够,尚未建立起真正的市场领导地位。2005年,宁高宁先生空降中粮推动中粮集团战略转型,他找到的切入口是以团队学习的方式进行培训。
我们都知道一个的寓言故事:天鹅,梭子鱼和虾,不知什么时候成了好朋友,有一天他们发现路上有一辆装满好东西的货车,他们决定一起拉走,于是忙套上绳索使劲拉。结果大家拼尽全力,也没拉动车,按常理以他们共同的力量拉动车一点问题没有,那为什么没拉动呢?原来,天鹅是拼了命的朝天上拉,弓着腰的大虾是向后拖,而梭子鱼是本着池塘的方向努力着。
天鹅、梭子鱼和虾共同的力量却没有拉动车子,这说明,一个企业的经营团队有不同才能的人,即使他们都有为企业奉献的精神,但是企业如果没有将他们的才能用到一处,形成企业经营的合力,那最后结果一定是不理想的。三者的力量足以拉动车子,却因为没有形成合力而失败。1+1+1<1,内部分歧的力量相互冲抵,做了最大的努力,也无法前进一步。在企业中,如果目标不同的人员做一个项目,这些人员越优秀,那这个项目失败的概率也就更大。没有统一的思想和方向,没有凝聚力和向心力,企业必定难以取得长足的发展。
成功的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点,即企业内部上下同心,企业各部门相互支持,协调一致。在高管培训领域,世华智业集团能在短短10年跃居行业前列,很重要的缘由就是内部的团结,基层、中层和高层立体合作,常常以分进合击的方式取得业绩的突破。中粮从解决企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出发,通过“结构化会议”的方式,引导团队成员在统一的逻辑和思维框架下思考问题,形成强大的凝聚力,从而形成1+1+1>3的合力效果,实现企业的快速转型和飞跃式发展。目标一致、团结协作的团队才是真正有效率、出成绩的,这和公司高层的领导力有关,但更重要的是企业文化和激励制度。人治只能治一时,优秀的文化和制度才是企业基业长青的保证。
我在《领导无形
如果故事中天鹅、梭子鱼和虾三者不是匆忙套车开始拉,而是坐下来讨论一下怎么拉,也就是发现问题。他们中间没有领导,而是以朋友这种类似合伙人的方式存在,在自身差异化的能力中,三者需要共同的方向产生凝聚力与向心合力。基于共同的发展方向,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达成共识,最终解决问题,做出决策。这才是正确的行动准则和程序,这种工作方法,在优秀的企业中大多是以制度的形式出现。而要实现“领导无形”的一个前提,就是以企业愿景和使命为团队的粘合剂,夯实企业凝聚力与向心合力。
企业的凝聚力是企业行为的基本标志,是企业的一种向心情感,是粘合剂。企业的凝聚力可以通过对企业成员的劝导、激发每一个企业员工的产生与企业目标相一致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创造出1+1+1>3的协同效应。天鹅他们也许都是很优秀的人才,但聚在一起却削弱了彼此的力量,抵消了团队的力量。看似他们在为拉车这个项目做加法,但没有领导力导致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缺失,让他们的加法变成减法。
我在想,如果你是他们中的一员,你会怎样和另外两位同事启动这个拉车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