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徐则臣
徐则臣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683
  • 关注人气:7,00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则臣是个怀旧的人: 读小说《露天电影》

(2013-02-20 12:51:53)
标签:

转载

分类: 批我

则臣是个怀旧的人

读徐则臣小说《露天电影》

 

读到老方要为电影放映员原样做饭时,脑海中突然跳出一句话:则臣是个怀旧的人。

我刚从外边参加研讨会回来,心事烦乱,会上七嘴八舌的发言在脑子里乱撞。我拿起了则臣的小说集《古斯特城堡》。十八篇小说,我毫不犹豫地选了《露天电影》。记得则臣好像写过一篇同名散文,我想看看小说他会怎样写。我实际上有个预设,觉得他会偷懒,小说不过是散文的改编版。但情况完全出乎意料。

小说并没有直入主题,而是从一个男人中途下车小便开始。下车,意味着旅途改变,意味着故事由一个公路小说转向其他,至于其他是什么,不得而知,要往下看。我有了预测和期待。镜头一直跟着他,进村,见到村里人,人们认出他,热情地迎接他的到来。他有了被簇拥的感觉。他原来是十五年前的露天电影放映员。十五年前的人、事、物相继呈现。噢,他十五年前很受群众欢迎。他的感觉很好。关键是,我阅读的感觉也很好。是啊,时代变了,设备换了,但温暖的人心依然没变。老头记得他,老头的儿子记得他,一群妇女记得他,几乎聚拢来的二十多人都记得他。老村长热情招呼:“老方,你还记着当年吃得啥饭吗》今晚咱原样再来一顿!”同样的人,十五年后吃同样的饭,这是什么样的温暖?我的脑海中跳出一句话:则臣是个怀旧的人。

世界变化越来越快,人们越来越健忘。我们每天都会遭遇新事物,新网站,新短信,新电视,新歌曲,新八卦,新广告,新朋友。爱过的老歌,能够记得的有几首?像我这样的朋友有几个?然而,“今晚咱原样再来一顿”,这句简单的话,让我突然情动于中,在这个寒冷无比的冬日的黄昏温暖无限,一股暖流宁静地漫过全身。文学真是个奇怪的事物,它有难以言传的力量。曾有一瞬,我觉得自己和那个电影放映员合二为一。也许我老了?不老怎能配得上怀旧?有多少名句源于怀旧呵:锦官城外柏森森,丞相祠堂何处寻?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不能再往下引了。怀旧或许是人类最深沉的感情,因为,它以人的一生为代价。则臣的小说总提到花街,槐树,灯笼,码头,船,运河,这些东西构成了他内心世界中重要的国度,他在留住时光方面有独到的才华。他的众多的小说都有一种怀旧的气质,那些故事仿佛被镶嵌在相框里的发黄照片,透露出被时光打磨的信息。

然而,小说家毕竟不同于散文家。他更喜欢发现生活的戏剧性。《露天电影》不是要向我重现当年的露天电影放映情况,而是要展示露天电影幕后的生活戏剧,放映员的戏剧,他与另一个男人的戏剧,与一群女人的戏剧,他的小便的戏剧。前边说过,下车小便,构成这个小说的突变基因。下车,前边已经交待;小便,是给后边埋下的伏笔。放映员在经历了令人温暖陶醉的往事重温之后,突然被带向了生活残酷的回忆,温馨的怀旧戛然而止。那个热情邀请他到家里看电影的男人,原来是要复仇,他把放映员绑在椅子上折磨他,不让他小便,一如那个汽车司机。小说制造了一个非常漂亮的重复。放映员曾经睡过那个男人的女人。至此,这个原本怀旧的故事转变为复仇的故事,温馨变成了冷酷,回忆让位给现实,幸福换成痛苦。一场令人充满期待的露天电影,变成了命运难测的戏剧演出。如果套用流行过的理论,这个小说意在解构,想告诉你,生活有时候不是你想象的那样美好,也不是表面上那样温馨。尽管时代背景非常隐蔽,但隐约我们可以看到那个年代的模糊面貌。老村长,露天电影,这些符号依稀可辨。但显然,小说并不在意对特定时代的解构,而重在与像我这样有着特定文化期待的读者玩一个叙述游戏。

《露天电影》包含了徐则臣对小说戏剧性的深刻把握。精确的画面描写;看似不经意的开局;牵着读者的鼻子走;足够的铺垫和烘托之后,瀑布下落般的戏剧性突转;直捣老巢的深度挖掘;轻笔收尾。看完之后才能明白,结构、叙述,都是精心安排策划过的。

然而,令我奇怪的是,作为读者,我脑海里依然固执地重复那句话,则臣是个怀旧的人。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