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翰烽/文
令狐马撰书称:“汉宣帝是汉文帝和汉武帝的合体。他没有像文帝那般过于无为,也没有似武帝般折腾过头;他身上有文帝的亲和与仁慈,也有武帝的刚强和威严。那时候的汉帝国,兼具文景时代的富庶和武帝时代的刚强。它不像文景时代有内乱外侮,也不像武帝时代民怨沸腾、财力告罄。如果说汉朝在什么时候最为强盛,我想就是汉宣帝时代了。”
汉宣帝刘询,西汉第十位皇帝。原名刘病已,汉武帝刘彻曾孙,戾太子刘据之孙,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贤君,在位期间,全国政治清明、社会和谐、经济繁荣、四夷宾服,史称“孝宣之治”,又称“孝宣中兴”,史家称西汉国力在其治下最为强盛。在以制定庙号、谥号严格而著称的西汉一朝,刘询是四位拥有正式庙号的皇帝之一。
汉宣帝改变了自汉武帝以降酷吏横行的局面,开启了一个良吏治世的时代,让这个被恐怖氛围笼罩多年的国家变得安然祥和,让老百姓的脸色由惶恐不安、噤若寒蝉变为其乐融融、淡定安详。在汉宣帝治下,国家各部门充分发挥职能,官员们努力奋斗、奉公守法、各司其职。
在重视吏治方面,有一个细节值得关注,那就是给基层官吏大幅度加薪。
公元前59年8月,汉宣帝下诏曰:“吏不廉平,则治道衰。今小吏皆勤事而俸禄薄,欲无侵渔百姓,难矣!其益吏百石已下俸十五。”意思就是:官吏如果不清廉公正,国家就不能得到治理。现在低级官吏的事务繁忙,而薪俸却很微薄,想要不让他们侵夺、敲诈百姓,实在很难!从今以后,百石以下官吏增加俸禄十分之五。
当时的一代名臣赵广汉,也有同样的做法。他在任职中发现:
一些基层小吏经常会为了搞点儿外快而滥用职权。赵广汉深知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他没有去惩罚这些小吏,而是
提出给小吏加薪。他奏请朝廷将长安一带游缴狱吏的薪俸提高至百石,此举果然奏效,此后百石吏自重身份,随意枉法抓人的事情绝迹不见。
他的这一举措,和后来汉宣帝在全国范围内提升基层官吏的待遇一样,都是“高薪养廉”。
有史家称,这应该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高薪养廉”的。
在这些“高薪养廉”当中,有几个特点:一是加薪的对象仅限于“百石”以下的基层小吏;二是加薪幅度很大,达到了百分之五十;三是基层官吏事务繁忙,薪俸却很微薄,明显不对等。
在汉宣帝的治吏当中,给基层官吏加薪是个比较鲜明的特点,另外还配套有对官员的考核、奖励制度,都是颇有建树的。
基层稳、天下安。首先,无论是政策的贯彻执行,还是加强社会管理,以及做好对老百姓的服务,基层官吏队伍都是相当重要的,只有他们才能做到最后一公里。他们对于基层政权的稳定,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之所以出现执行力打折,层层加码,不作为、乱作为,还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其中都不能忽视这支队伍的破坏力,无论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
其次,老百姓最直接接触的就是基层官吏,他们的形象直接关乎整个官吏队伍的形象。如果基层官吏贪污腐化盛行,就会直接损害老百姓的利益,甚至于出现苛政、暴力,欺压百姓、盘剥百姓、折腾百姓,导致社会怨声载道,从而引发社会动荡、动摇执政之根基。
尤其是基层官吏入不敷出,再加上攀比心理,就更会在老百姓上动歪脑筋、想歪主意。这样的歪脑筋、歪主意,就会让老百姓有切身之痛。
再次,如何保证高薪之后,能够真正养廉?对于基层官吏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来自于老百姓的约束与监督。只要畅通监督渠道,老百姓对于基层官吏的一言一行都可以随时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毕竟都是在身边,要发现和掌握情况,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只要赋予老百姓以有效的监督权。
事实上,有时候最可怕的就是一方面拿了高薪,另一方面依然贪污腐化。因此,必须建立有效的权力约束监督制度,尤其是来自于老百姓和社会的约束监督。
最后,关于基层官吏薪酬的问题,究竟怎样才算公正合理?怎样才算“高薪养廉”?应该来说,这支队伍是一支庞大的队伍,涉及面广,身份、性质比较复杂,薪酬标准自然也十分复杂。由此,有一套科学公正的考核办法,有一套奖罚分明的薪酬机制,有一套工作任务与薪酬待遇对等的准则,应是至关重要的。千万不可“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
汉宣帝为何只给基层官吏加薪百分之五十?
碧翰烽/文
令狐马撰书称:“汉宣帝是汉文帝和汉武帝的合体。他没有像文帝那般过于无为,也没有似武帝般折腾过头;他身上有文帝的亲和与仁慈,也有武帝的刚强和威严。那时候的汉帝国,兼具文景时代的富庶和武帝时代的刚强。它不像文景时代有内乱外侮,也不像武帝时代民怨沸腾、财力告罄。如果说汉朝在什么时候最为强盛,我想就是汉宣帝时代了。”
汉宣帝刘询,西汉第十位皇帝。原名刘病已,汉武帝刘彻曾孙,戾太子刘据之孙,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贤君,在位期间,全国政治清明、社会和谐、经济繁荣、四夷宾服,史称“孝宣之治”,又称“孝宣中兴”,史家称西汉国力在其治下最为强盛。在以制定庙号、谥号严格而著称的西汉一朝,刘询是四位拥有正式庙号的皇帝之一。
汉宣帝改变了自汉武帝以降酷吏横行的局面,开启了一个良吏治世的时代,让这个被恐怖氛围笼罩多年的国家变得安然祥和,让老百姓的脸色由惶恐不安、噤若寒蝉变为其乐融融、淡定安详。在汉宣帝治下,国家各部门充分发挥职能,官员们努力奋斗、奉公守法、各司其职。
在重视吏治方面,有一个细节值得关注,那就是给基层官吏大幅度加薪。
公元前59年8月,汉宣帝下诏曰:“吏不廉平,则治道衰。今小吏皆勤事而俸禄薄,欲无侵渔百姓,难矣!其益吏百石已下俸十五。”意思就是:官吏如果不清廉公正,国家就不能得到治理。现在低级官吏的事务繁忙,而薪俸却很微薄,想要不让他们侵夺、敲诈百姓,实在很难!从今以后,百石以下官吏增加俸禄十分之五。
当时的一代名臣赵广汉,也有同样的做法。他在任职中发现:
一些基层小吏经常会为了搞点儿外快而滥用职权。赵广汉深知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他没有去惩罚这些小吏,而是
提出给小吏加薪。他奏请朝廷将长安一带游缴狱吏的薪俸提高至百石,此举果然奏效,此后百石吏自重身份,随意枉法抓人的事情绝迹不见。
他的这一举措,和后来汉宣帝在全国范围内提升基层官吏的待遇一样,都是“高薪养廉”。
有史家称,这应该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高薪养廉”的。
在这些“高薪养廉”当中,有几个特点:一是加薪的对象仅限于“百石”以下的基层小吏;二是加薪幅度很大,达到了百分之五十;三是基层官吏事务繁忙,薪俸却很微薄,明显不对等。
在汉宣帝的治吏当中,给基层官吏加薪是个比较鲜明的特点,另外还配套有对官员的考核、奖励制度,都是颇有建树的。
基层稳、天下安。首先,无论是政策的贯彻执行,还是加强社会管理,以及做好对老百姓的服务,基层官吏队伍都是相当重要的,只有他们才能做到最后一公里。他们对于基层政权的稳定,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之所以出现执行力打折,层层加码,不作为、乱作为,还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其中都不能忽视这支队伍的破坏力,无论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
其次,老百姓最直接接触的就是基层官吏,他们的形象直接关乎整个官吏队伍的形象。如果基层官吏贪污腐化盛行,就会直接损害老百姓的利益,甚至于出现苛政、暴力,欺压百姓、盘剥百姓、折腾百姓,导致社会怨声载道,从而引发社会动荡、动摇执政之根基。
尤其是基层官吏入不敷出,再加上攀比心理,就更会在老百姓上动歪脑筋、想歪主意。这样的歪脑筋、歪主意,就会让老百姓有切身之痛。
再次,如何保证高薪之后,能够真正养廉?对于基层官吏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来自于老百姓的约束与监督。只要畅通监督渠道,老百姓对于基层官吏的一言一行都可以随时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毕竟都是在身边,要发现和掌握情况,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只要赋予老百姓以有效的监督权。
事实上,有时候最可怕的就是一方面拿了高薪,另一方面依然贪污腐化。因此,必须建立有效的权力约束监督制度,尤其是来自于老百姓和社会的约束监督。
最后,关于基层官吏薪酬的问题,究竟怎样才算公正合理?怎样才算“高薪养廉”?应该来说,这支队伍是一支庞大的队伍,涉及面广,身份、性质比较复杂,薪酬标准自然也十分复杂。由此,有一套科学公正的考核办法,有一套奖罚分明的薪酬机制,有一套工作任务与薪酬待遇对等的准则,应是至关重要的。千万不可“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