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深度】基层如何才能取得上级的信任?

(2018-01-17 21:48:25)
标签:

杂谈

​碧翰烽/文

观基层之4:基层如何取得上级的信任?

核心提示:信任危机是当前社会的重要问题,也是基层与上级组织之间的突出问题。

当今社会,信任危机是一大突出问题。食品安全、借贷关系、社交应酬、婚姻情感、医患之间、官民之间等等,互不信任,互相欺骗,威胁着社会的良性运行。即便基层组织与上级组织之间,也存在互不信任的问题,值得引起高度注意。

1:互不信任的三大体现

一是检查考评多。如今面对基层的各种检查考评众多,花样翻新。比如实地检查中的资料、文件审查,可以用堆如山来形容,一本接着一本,作假成风;比如组织第三方考评,让你应接不暇,那些年纪轻轻的大学生,看似十分客观,可能就是机械异常;还有组织的媒体暗访,也是让你防不胜防,不知道什么时候捅出一个漏子,可能让你多年成就化为乌有。如此众多之检查考评,当然是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实质上也是不信任的体现。

二是权力上收多。面对基层的各种权力,上级采取的是不断上收的办法。比如安全生产,责任可以下放给基层,但是执法的权力却在上级。比如财政方面的权力,采取的是打卡发放,财务采取的是报账制。很多时候,乡镇政权几乎是没有多少权力的,只有多少事务和责任的。表面上是权力欲望,其实也是出于对基层的不够信任。

三是牢骚埋怨多。作为基层,有很多干部总是抱怨不堪重负,一点点工作也是牢骚满腹,还没有工作就认为不客观不现实,实际上就是不愿意干。有的干部不是把心思放在如何落实工作、扎实工作上,而是想方设法弄虚作假、如何应付方面,体现的是对上级的不负责任,实质上就是不信任,不信任你的安排与决策。

2:互不信任的四大因素

为什么会导致上级对基层的不信任?大抵有如下因素:

一是执行力打折。基层之所以让上级不太信任,第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基层的执行力打折。按照层级来看,基层本来应是不折不扣的执行者,但是有人总想着标新立异,或是天高皇帝远,对上级的政策总是选择性执行,或者是打折式执行,这让一些上级感到很恼火,或是不放心。

二是令人忧心忡忡的结果。一些基层工作不扎实,导致问题丛生。比如群众上访不断,闹事不断,案件、事件、事故屡屡发生,使得社会不得安宁,群众不满情绪滋长,弄得上级很是为难、恼火。

三是信息不对称。有很多时候,上级是知道下级弄虚作假的,是糊弄人的,是没有真正落实到位的,但是苦于对信息没有掌握,或者是不全面。还有下级也对上级的信息掌握不全,上级的检查考核、资源分配也不透明,导致上下级之间信息都不对称,从而产生互不信任。

四是上层精英的优越感。不可否认的一个事实,人才一定是往上层聚集的,相对来说,上层的精英会更多一些。他们的这种优越感,可能会表现出对底层的不放心、不相信,产生对其能力、态度的怀疑。

3:重塑信任至关重要

显然,上下级之间的信任非常重要,这不仅有利于调动基层工作的积极性,也有助于上级工作摆脱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另外,如果信任问题加剧,就会导致上下级之间玩躲猫猫,必然影响到上级政策执行和群众满意之效果。重塑信任至关重要。

第一,解决信息对称问题。这可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之技术来解决,一方面增强上级各类政策、决策、考核的透明度,也可简化各种各样的检查考评,另一方面提升基层工作痕迹化管理,防止弄虚作假,玩所谓的数字政绩。

第二,完善基层监督体系。群众满意就是上级政策的最好执行,上级信任下级,无非是要群众能够满意,少一些不稳定问题。这样,就要强化基层的群众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不一定什么事都要上级来检查监督,只要群众满意,就能达到真正的目的。

第三,推进责权利统一。给基层责任,就要给其相应的权力、利益,做到科学放权、科学考评,从而避免基层把心思放在如何应对上级、如何应对作假方面,真正让其承担起应有的责任与义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