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可爱苏东坡之一
至今以来,唐宋两大天才一直令人神往:一位李白,称之“诗仙”;一位苏东坡,可说“人见人爱”,天才 全才。苏东坡是诗、词、散文、书法、绘画,样样精通,可谓当世名家,一点也不浮夸。
现在就从这两位大家的庐山之作说起。
李白写庐山:《望庐山瀑布》。这是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再看苏东坡的庐山之作:《题西林壁》。这是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两首巨作、名作,成就了庐山的天下闻名。
读李白的庐山,你能想象诗人的激情澎湃、气势恢弘。动不动就是三千尺、落九天,何等的自由、理想、奔放。
再来读苏轼的庐山,你只能感受到诗人的沉思、深邃、稳重,考虑问题、观察问题都要全面客观,不能剑走偏锋。
转到现实的社会中来,我们或许可以思考一个问题,激情与沉思,奔放与稳重,你最向往哪一种?你最希望是哪一样?
1:向往自由与奔放,不受束缚,或是很多人追求的理想。我们希望摆脱各种各样规矩的束缚,希望能够有自由的时间、自由的空间、自由的财务、自由的情感、自由的旅行,如此或能自由的工作与生活。这样子,就可以想干就干,想玩就玩。
2:现实当中,似乎很难有人如此自由,有钱有权有烦恼,无钱无权也烦恼。有句歌唱得好,有钱的时候没时间,有了时间却没有钱。压力,一直是这个社会很多人身上都背负着的,这压力有关于钱的、有名誉的、有无止境欲望的。穷人有一日三餐之忧,富人也有创业守业之虑,中产有提质之苦。
3:把握一个适度的心态,追求一个合适的理想,或许需要在家庭、事业、社会之间寻找平衡。人要生活得幸福、自由,的确不能只是考虑自我小家的利益,这话不是说大道理,而是体现一个人的境界与格局。因为只为自我小家,格局自然太小,钱多可能承受不了,钱少更可能把控不了。
最好的办法或许在于,为自己的家庭树立一个目标,小家庭过得有滋有味;为自己的事业树立一个目标,平生几十年走一遭,不求做一个天才,成一番大事,但求在某一领域或某一行业或某一地方有所成就或建树;为自己深入社会树立一个目标,起码不被社会所唾弃,更需在社会的一定圈子中显得自己还有点价值,或可不枉此生了。
激情奔放,我们需要有的,但是回到社会,我们可能需要沉思,需要全面。这或许就是苏东坡留给我们可爱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