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没父母管的孩子才在乡村读书,能否把初中搬进县城?

(2017-05-09 15:08:43)
分类: 社会观察

没父母管的孩子才在乡村读书,能否把初中搬进县城?

近日,一位乡村校长忧心忡忡的说:眼下在农村读书的孩子越来越少了,大部分都到城里去了。没有进城的孩子,几乎都是父母不管的,或是没能力管的。

他说,五年前,他们这所乡级中学的升学率还不错,每年考上县城一中的有一百多人,现在几乎就是个位数了。稍好的一点生源都被弄到城里去了,父母重视的,也弄到城里去了。

这样下去的结果就是,城乡教育差距可能会越来越大。

第一,人人都想进城,学生如此,家长如此,老师也是如此。如此下去,不只是学生流失,好的老师也会流失。

第二,老师在乡村教学的积极性会受到影响,因为好的生源流失,对于老师的绩效恐怕会造成影响,进而也就影响其在乡村的教学。

怎么解决乡村的教育问题?这位校长说,必须要正视一个现实,那就是人口、资本、资源都在向城里集中。

在他看来,将初中教育全部搬进县城,建立统一的寄宿制中学,让孩子们的中学起点都从县城开始,或许是一条现实而公平的出路。

一是可以保证公平,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都能接受到相对平等的教育。

二是可以保证资源的集约性,毕竟散布在广大乡村的中学,也是需要大量投资的,而生源又明显不够。尤其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大人们更加会把孩子送进县城以上,留在乡村的只会越来越少。

所以,把对乡村中学的投入转移到城里来,以保证城乡孩子们在初中起点上的公平,其实可能是最划算的。

三是从乡村教育的现实来看,怎么样也难得留住好老师,即使有,恐怕不会太安心,谁都想往好地方跑。加上乡村投入太大也不现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