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碧翰烽:
一年一度的春节,在一阵喧嚣中结束了。
然而一些味道依然存在,据说上周末还有人在拜年。如果放在上个世纪的年份,一般都会把正月过完的。
说起过春节,大抵有如下几“多”:一是车多人多;二是打牌的多;三是吃饭喝酒的多。
还有一“多”就是“整酒的多人情多”。据一位村支书说,他今年春节前后加起来,大概吃了近五十多处酒,而且大部分就是本村村民在整酒。因为是村支书,人人都识得,肯定就要请他。实在有些苦不堪言。
我也回到自己的老家农村。村里一老乡和我说起近期忙碌的事,就是到处吃酒上人情,有时候一天都是几处。
他给我细细算了一下,仅仅这一年,他们这个村民小组的农户几乎都整了一道酒,除了他,还有他的一个亲戚没有整酒之外,其余都以各种名义整了酒,做寿的、乔迁新居、结婚、生子、考大学,等等。所以他估计整个村子有九成村民都整了酒,特别是到了春节,外出务工的人回来几乎就是整酒。
他说,在农村,像他们已经六十岁的人来说,本已经没有多大的消费,吃饭、穿衣,以及一些日常消费,不需要花太多的钱。但是让他们困扰的就是,这些人情费用太多太高,几乎占去了全年消费的一半甚至一多半。
据我的观察,一些地方整酒已经完全变了味。本来,有一件喜事,把亲朋好友请来聚一聚,应该是为了热闹、庆贺。
可是有人却不是这个目的,其目的就是为了收礼,就是为了融资。因为这样的整酒,饭可以不吃,但人情一定要上的。可是真正的庆贺,却应该是饭要吃,礼金却可以不上,或是少上。
如此一来的效果就是,整酒请客的范围就会自然控制,就不会无限扩大,而是会限定在亲戚、真正的朋友范围。
值得可喜的是,对于公职人员的整酒有了更多的约束,相信这样的坚持,一定会带来民间整酒风的改善。而改善的方向就在于:一是减少整酒的规模;二是减少人情的额度。让整酒回归到一种真正的庆贺,而不是为了融资、为了收礼,就能达到目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