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翰烽:有的乡村楼房为何外表光鲜里面粗糙?
(2017-02-03 10:13:56)分类: 社会观察 |
碧翰烽:有的乡村楼房为何外表光鲜里面粗糙?
回乡见闻
每每回到乡村,总是能看到一座座新起的房子。小别墅有之,小巧平房有之,状如碉堡也有之,偌大院子也有之。
对于农村的房子,各人有各人的建法,各人也有各人的说法。
有位在北京工作多年的老乡一看到农村的房子,就直摇头,说是现在农村建房完全没有了文化、没有了特点,千篇一律,这不就是在生产一种垃圾,“建筑垃圾”。
1:外表光鲜,里面粗糙
这样的房子还真不少。从外表看去,各种装饰都漂亮得很,有的还精心贴了一块块瓷砖,着实有点讲究。
可是你一旦进得其屋内,有时候就感觉不是滋味。因为有的房子里面就装饰得比较粗糙了。比如有的墙面做的都不平,有的地面还没有铺砖,即使是水泥地面也显得不够平整。而屋内的摆设、家具等等可能就更简单了。
2:房子很大,却不一定好用
有的农村房子建得是很大,而且还是楼房,如果楼上楼下房间数起来,都超过两位数了。
但是,房子建的是大,却不一定好用,也不一定方便。
最主要的问题是什么?就是卫生间、洗浴室、厨房等设置得不够,或者是相当简单,也不合理,不好用。这也是农村多年来的弊端,就是不太重视这些方面的建设。
可是,最大的客厅,常常却是空着的,很少被派上用场。
3:千篇一律,个性缺乏
放眼望去,乡村的房子几乎就是一个样,就像是一个个的火柴盒子一样。也有的想学学欧式的建筑,也就是弄得几不像。
还有的地方,为了形成所谓的建筑风格,还设计了统一的模式,进行统一的建设。可惜的是,只是粗制滥造,并没有赋予太多的地方文化与个性特色。
想来想去,张扬个性,彰显文化,还真不是件容易事。文化、规划、设计、工匠,等等,少了任何一样,都无法完成。
也难怪,我们常常要去那些古城,去看那些少数民族的古桥、古屋,为什么就那么耐看?这里面恐怕蕴含最多的还是一种文化,一种对于人生的认识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