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翰烽:官员没公车不愿下乡反映六种心态!
(2016-05-30 14:43:56)分类: 时政评论 |
碧翰烽:官员没公车不愿下乡反映六种心态!
新华网5月29日 公车改革实施以来,“围着轮子转,隔着玻璃看”式走马观花的下乡走访减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各地开展政府购买服务或集中调配车辆的形式,提高了公车的利用率。但记者在湖南、河南、山西等地采访时发现,个别地方干部抱怨申请不到公车,或车补不到位等,出现了“没公车不愿下乡”“尽量少下乡”的情况。
日前,记者在湖南北部某县采访时,一位县委书记谈到了车改之后,县里的干部去省直单位办事的感受,“以前很多处长经常外出办事或下乡调研,要见齐各个处长可能需要分几天去。现在,基本上半天就能见完所有的处长,甚至副厅长。大家坐办公室的时间长了。”
应该说,这场公车改革所带来的效应将会非同一般,这不只是取消几台公车和发放车补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逐步改变“官本位”的特权思想。即使是现如今公车改革还没有真正启动,但有一些变化也已悄然发生,那就是有的领导已经慢慢习惯了自己开车,或是走路、坐车等等。
至于“没公车不愿下乡”的现象,本就是在意料之中的事,是改革进程中必然之现象。从中反映了当前官场的一些现实心态:
一是拿车补的福利心态。车补本来是公务员用来办公事的车辆补贴,而在实际运行中,就成了一种福利。福利实质上就是工资收入的一部分,当然用起来就不一样了,何况是用到公事上。对此,有关方面也心照不宣的。而且这种车补,是对一定辖区范围内的补贴,比如城区范围内,也基本上公交能够覆盖的范围。至于出差、下乡要么是派公车,要么是有差旅费补助的。
二是不愿意坐公交办公事的心态。如果按照差旅费的要求,下乡是可以坐公共交通车辆的,但是这么多年来,公务人员已经习惯了公车接送,面子上肯定有些拉不下;另外还有一个问题也不能忽视,那就是现在乡下的公共交通还不发达、不方便。由此也可以展望,将来的公交系统应该会更为改善,因为有更多官员要坐公交。记者调查发现,公车改革后,一些干部“不愿下乡”的主要原因集中在车补不到位、车辆申请困难和缺少租车平台等方面。
三是下乡人员与不下乡人员的不平衡心态。任何一个单位,总会存在“忙闲不均”的现象,那么下乡的与不下乡的之间就会有比较,就会存在不平衡。在下乡人员看来,不下乡人员一方面车补很少花,另一方面又不必辛苦地往下面跑。记者调查发现,经常下乡、花费较多的干部反而觉得比较吃亏。“干得越少,赚得越多”使少数人打起了车补的“小算盘”,车补发放之后“只进不出”的情况比较常见,这也是造成懒政思维的一个原因。
四是一般公务人员与领导相比较的心态。据山西某县农委副主任介绍,公车改革以前,委里有四五辆车,局长和各分管副局长都配有车,车改以后,局里就剩下两辆车,局长配了一辆,剩下的一辆大家一起使用。也就是说,公车改革之后,当领导的还是有车,或者是公车以“服务领导”为第一宗旨,甚至是成了变相的专车。所以有的公务人员就有些不平衡了,平时我办公事,就要自己去坐车,所以也会有抵触情绪。
五是公务接待规范后没有好处的心态。现在有的官员不愿意下乡,除了车子的问题之外,还有一个是当前公务接待规范后,没有了什么好处,比如不能发礼品或土特产,不能饮酒,不能大吃大喝,等等,什么都要小心翼翼,有的就觉得没好处了,就没有什么意思了。所以下乡也不那么积极了。
六是认为下乡也是形式主义的心态。有的官员认为,现在一些下乡活动纯属形式主义,不能解决什么具体问题,有的还是扰民,给基层造成麻烦和困扰。比如有的下乡调研,名义上召开什么座谈会,实际上就在那里收材料。所以就不如坐在办公室里打电话、收材料、要信息。殊不知这样下去,已经越来越形式主义,越来越脱离群众、脱离实际,问题会更严重。
之所以有这样六种心态,最为关键的问题就在于当前一些官员的宗旨意识、服务意识、为民意识和平等意识越来越淡化,一方面仍然摆脱不了“官本位”的特权思想,再一方面是利益至上的观念仍然顽固;还有一方面是当前“奖优罚劣”机制不够科学,干得好的人、老实人往往吃亏,官场上“劣币驱逐良币”问题没能得到根本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