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碧翰烽:李克强为何对这些不作为“匪夷所思”?

(2015-09-24 08:11:39)
标签:

不作为

总理

资金

位子

分类: 时政评论

 

不作为的干部,该问责的要问责,该挪位子的要挪位子李克强总理在923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说。当天会议听取了对今年国务院督查中发现的不作为行为核查问责情况的汇报。李克强强调,加大督查力度,坚决整肃懒政怠政等不作为行为,推动争相干事、有作为,是狠抓政策落实促发展的重要举措。(中国政府网2015924日)

下一步,国务院督查结果要和干部能上能下的机制相衔接。总理表示:必须问责到人,打到痛处。不作为、不会作为的,就不要占这个位子。”“干部干部就是要干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是传承千年的古训。”“平平安安就可以占位子,舒舒服服就可以领票子,庸庸碌碌就可以混日子,该负责不负责、该干事不干事,这是千古以来都没有的道理。

针对当前一些地方的不作为现象和问题,总理用了匪夷所思来形容:几大项:一个是资金,本来财政收支矛盾较大,有困难,结果一些地方和部的财政资金大量沉淀;一个是土地,土地资源本来就紧缺,却大量闲置;还有项目,一些民生项目,资金、土地、审批都到位了,就是不开工。

总理举了两个突出的事例。某省一项水利工程,两年前资金就到位了,但至今还有3个项目没有开工;另一省的河水整治项目,规划了十几年,预算内资金早已下达,原本应该今年完工,结果到现在还没有开工。

针对资金沉淀、项目拖期、土地闲置、棚改迟缓等不作为问题,截至8月底,分别收回中央和地方存量资金109亿和2966亿元,处置闲置土地31.25万亩。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为什么总理都觉得匪夷所思?这里面究竟有什么样的原因呢?据一位在政府工作多年的官员认为,这种现象属于典型的不作为。不作为的原因有很多,一方面是现有的规则变了,上面来的钱必须要办事、要用到项目上,不能像过去一样,花钱可以任性,想挪用就挪用,想给谁就给谁;另一方面就是在资金、项目方面,现在的反腐形势,使得一些官员难以捞到好处,即使能捞到好处也会有很大风险,所以有的官员就宁肯不做。比如过去批个资金下去,总会有人来送礼;比如开工项目,总会有各种各样送钱、玩乐的机会。现在不是没有,而是风险大了。

简而言之,就是一些官员个人从这些资金、土地、项目中捞不到大的好处了,即使能捞到好处,也会要掂量反腐带来的极大风险。所以宁肯把资金、土地和项目闲置,也不愿意去做,毕竟要做好这些事,还是需要费点脑筋和精力的,有的时候甚至要直面许多矛盾和问题。

如何解决不作为的问题,关键在于问责,在于干部能上能下。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说的,国务院督查结果要和干部能上能下的机制相衔接。这个能下,不是指贪污犯罪,说白了就是不作为、不会作为的,就不要占这个位子,耽误党和国家的事业。要让会作为的上来。

另外,还要积极发动群众来参与,参与决策、评判和监督。对此,总理也有很好的考虑,他就特别强调督查机制的公开性。他说:“要把查出的问题和整改进展明确向社会公布,让老百姓来监督政策落实,让不作为的官员如坐针毡。

不仅如此,还要向老百姓公开那些不作为的地方和领导干部,直接点名道姓曝光。而且还要鼓励广大群众一起来监督干部的不作为现象,开通正常的网络等渠道,接受群众的点评与举报,真正把那些不作为的问题一齐晒在阳光之下。

其实,不作为的不只是资金、土地和项目的问题,更多的还在于一些改革措施的落实,在一些地方迟迟推不动,不落地;还在于一些反腐工作,在一些地方纹丝不动,不深入;还在于一些法治建设,在一些地方迟滞不前,不务实。口号多、会议多、文件多、讲话多,就是不见有作为的行动。这样的官,要么是打自己的小九九,要么就是说不起硬话没有底气,要么就是缺乏能力没有智慧,总之就是对党和人民的事业不负责任,就是对一个地方、对国家的事业不负责任,该问责就要问责,该拿掉就要拿掉,绝不能含糊,让其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威信、形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