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翰烽:80后副县长辞职从农为何令人佩服?
(2015-06-18 08:38:41)
标签:
刘涛副县长80后儿子临澧县 |
分类: 社会观察 |
刘涛,1981年出生于慈利县东岳观镇跑马村,北大毕业,先后在乡镇共青团张家界市委、团省委、省委统战部工作,三十出头就被任命为常德市临澧县副县长。出人意料的是,正当春风得意时,他却辞去副县长职务回乡创业,给人们留下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与感叹号。(湖南日报2015年6月17日)
80后,北大生,副县长,辞职,回乡创业……当这样一些关键词扑面而来,又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你不敢想象,这一切都是真的,是实实在在发生的。
说实话,就在去年,我就听说过这样一个辞职的副县长。当时只知道他比较年轻,但当时传闻说是去了沿海地区,到其什么同学的公司任职。
现在的情况让记者给还了原。这位曾经的80后副县长,就是在去年12月份决定辞职的。如今他已经选择了回到自己的家乡农村当起了“农民”,通过流转租赁了100多亩土地,发起成立了三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当地率先建起了红心猕猴桃种植示范基地。
一个听来让人有些不可思议,却又令人激情澎湃,更是令人佩服的故事。之所以令人佩服,有以下几点:
一是舍得了体制,丢得下官位。应该说,刘涛的仕途是有前途的。3年前,年仅31岁的刘涛就当上了临澧县副县长,可谓是年轻有为。加之其北大的学历,还有其曾经在团省委、省委统战部等省直部门工作的经历,都让其副县长的含金量明显不同,未来的前途完全不可限量。可即使如此,他依然豪不犹豫的选择了辞职,去从事他喜欢的事业、他梦想的事业,这是需要巨大勇气的。
尽管有人说,现在出现了一些公务员辞职的现象,但真正能够下决心辞职的,还是少数,更多的人还是舍不得体制的安逸与地位,丢不下官位的光环与荣耀。这种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思想,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但刘涛做到了,的确令人佩服。
而且更值得一提的是,他不仅取得了妻子的理解,还让儿子产生了敬佩,使得儿子从小就没有了“官本位”的意识,这也是一种人生价值观的很好洗礼。
一次,无官一身轻的刘涛去接儿子放学回家。儿子与一个小伙伴的对话,让刘涛忍俊不禁。原来,儿子的小伙伴炫耀自己的父亲是局长,儿子却说:“这有什么,我爸爸副县长都不当了!”接着,儿子转身冲着父亲说:“爸爸,我好佩服您的!”
二是有自己的梦想,更有大家的梦想。刘涛对记者说,“梦想挥之不去,人生短暂,想做自己想做的事……”这是他辞职创业的淡定与自信。
他选择了这块生他养他的农村来创业,不只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还盘算着父老乡亲们的梦想。比如赋闲在家的村民被刘涛请来务工,一天工钱不低于110元,大伙儿甭提多高兴。
刘涛打算,通过示范,带动乡亲们一起发展高品质水果,并把村里的乡村旅游做起来。“等到发展起来了,还要给村民们买社保,将来干不动了,每月还可发放生活费。”他的心里,总在为父老乡亲盘算。
三是有创业的激情,更有创新的精神。这很符合当前国家鼓励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之大势,尤其是其选择了农村。但是他做农业有自己的思路,有自己的想法,可以成为当下一些创业人员的典范。
比如他重视技术、绿色和环保。从发展规划、选择种苗到田间标准化培管,刘涛都请来技术专家进行培训指导。他认为,不重视技术不行,不坚持绿色、有机标准更不行。比如他重视互联网,他正在筹建网上销售平台,不仅销售自己的水果,还销售家乡的葛根、腊肉等土特产,6月底就可上线。
而现在,我们的创业创新,正是需要这样一批有理想、有想法、有干劲的人。刘涛的先行,也许能够带动更多的人。
时下,对于一些官员的辞职,也总会引来一些冷嘲热讽,或是质疑之声,认为这其中还会有什么猫腻,或是捞足了什么资本而抽逃。这其实是一种误读。事实上,在一些辞职官员的身上,我们需要更多的看到一种理想、一种价值、一种精神,这也许值得每个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