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碧翰烽:“你妈是你妈”奇葩证明为何还得残存两年?

(2015-06-03 08:15:20)
标签:

奇葩

非行政许可

市县

你妈

苍蝇

分类: 时政评论

 

国务院在终结非行政许可上已率先垂范,为清理“奇葩证明”扫除壁障,地方尤其是市县一级没有理由再继续拖延。连日来,媒体争晒各地的“奇葩证明”,引发舆论关注。据报道,“奇葩证明”难题已在我国盛行十余年,背后“撑腰”的非行政许可审批上月被彻底终结。但专家预计,因非行政许可在市县一级难清理,在全国范围内,奇葩证明至少还将残存两年。(新京报201563日)

“你妈是你妈”、“你爸是你爸”、“自己还活着”、“七旬夫妻证明是夫妻重新领证变初婚”,等等,一系列的“奇葩证明”竞相登场。

照理说,国家层面已经解决问题了,彻底终结了非行政许可。可是回到现实中来,人们还不得不为这些“奇葩证明”而到处奔波、四处求人。

为什么?因为直接和百姓打交道的市县一级,还不想这么快地结束,他们还不习惯于这种利益的迅速消失,还得继续拖着、扛着。据报道,目前只有浙江、广东等11个省份宣称完成了对非行政许可的省级清理。到了地市和县区一级,完成清理的比率更低。

这也是当前改革或反腐面临的一个现实,“上热下冷”,“大领导轰油门,中领导挂空挡,小领导不松刹车”。凡是涉及到地方政府利益的改革之事,均没有谁表现出积极的,都在等着瞧。

地方执行力打折现象之突出由此可见,即使是在如此高压反腐的态势之下,反映出了当前官僚机构的一些惰性化、利益化趋势。

要命的问题在于,人们办事是非得与市县一级打交道的,那些个“奇葩证明”也几乎都是市县一级弄出来的。所以,尽管国务院审批改革力度那么大,地方尤其市县的各类证明仍很繁多,民众的受惠反应也不大。

显然,这样那样的证明,在技术层面上是不存在问题的,即使非要证明不可,也应该是政府部门之间去协调解决,它们之间是可以打通的。能够实现互联网共享的当然是最好的,不能的也应是它们之间的查询,不应该把老百姓当皮球踢。

所以说,需要老百姓证明的,应该由部门自己去证明。

问题在于,这种证明的背后是有利益关联的,是最好的“吃拿卡要”之机会,也是那些“苍蝇”用以获取灰色收入的机会,一顿饭、一份礼、一点权,都可以展示得淋漓尽致。

由于这些现象的存在,所以老百姓才会感叹,当前反腐是打老虎很厉害,可是打苍蝇却并不令人满意,“上动下不动”。

当前,正是改革全面展开的时候,也是反腐走向深入突破的阶段,能不能突破地方执行的障碍,既是考验改革,又是考验反腐,还是考验法治。我们一方面需要地方来推动、来执行,但另一方面也要把地方作为改革的对象,来突破、来深入,建立起法治政府、服务政府,可谓任重道远。

两年的时间其实太久,而令人心酸的可能在于,如果能够两年解决也真是谢天谢地了,更可怕的在于,表面上是解决了,实际上可能以各种隐性的、变相的障碍依然存在着。

如何迅速地解决,并且以此来推动地方的执行力:一是强化社会监督,细化改革的标准和时间表,向社会公开,接受各个层面的监督;二是真刀实枪问责,对拒不执行的地方主要负责人,坚决予以罢免,不问任何理由;三是强化司法救济,凡是老百姓遭遇非行政许可的,可以通过司法来解决;四是加大打苍蝇力度,对那些设置障碍,继续冒出各种奇葩证明的地方部门,要通过纪律的、法律的手段予以打击,真正打掉一批为祸百姓的苍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