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翰烽:发改委向日企开出最大罚单预示三信号!
(2014-08-22 08:07:44)
标签:
发改委罚单日企价格垄断 |
分类: 时政评论 |
新京报8月21日讯 昨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公告称,对日本住友等八家零部件企业价格垄断行为依法处罚8.3196亿元,对日本精工等四家轴承企业价格垄断行为依法处罚4.0344亿元,合计罚款12.354亿元。这是我国反垄断法实施以来,开出的最大罚单。
近年来,中国政府不断加大反垄断的调查和处罚力度,反垄断调查已深入汽车、日化、通信、奶粉等多个行业,其中包括对韩国LG等6家国际大型液晶面板企业2001年至2006年的价格垄断行为处罚3.53亿元、对美赞臣、合生元等6家奶粉企业开出6.7亿元的大罚单,等等。尤其是近段时间一些国外汽车品牌遭到了反垄断调查,一些黑幕逐一揭开。
日企:为何能垄断我们十年
国家发改委表示,2000年1月至2010年2月,日立、电装、爱三、三菱电机、三叶、矢崎、古河、住友等八家日本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为减少竞争,在日本频繁进行双边或多边会谈,互相协商价格,多次达成订单报价协议并予实施。
2000年至2011年6月,不二越、精工、捷太格特、NTN等四家轴承生产企业在中国境内销售轴承时,依据亚洲研究会、出口市场会共同协商的价格或互相交换的涨价信息,实施了涨价行为。
央视报道称,12家涉案企业通过“轮流坐庄”串通价格的违法手段,每次指定一家企业中标,将价格商定好后向汽车生产厂商报价。
如此多的日企,轮流坐庄在中国垄断10年时间,实在是一个极深的教训,除了法律上的问题外,恐怕还可能涉及到腐败的问题。因此,无论是在法律的制定完善上,还是在实施执行上,还是有许多努力的空间。
但是,就是从这份罚单开始,中国开始对各种各样的巨头垄断说“不”,要坚决打掉市场上各种“老虎”,以维护市场经济的秩序。
从这一系列的举动来看,预示着三大信号:一是政府职能转变迈出坚实步伐。该放的放到位,该管的坚决管到位。
发改委:职能角色正大幅转变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发改委绝对是一个行使“项目审批”的主要职能部门,权力之大,难以想象。当年的刘铁男就说,书记省长请我吃饭给个面子,副省长我根本不理。这虽然是刘铁男个人的霸道,但也从一个侧面显示,发改委的权力之大。
按照发改委的职能,主要是发展和改革。但这些年在发展方面做得多了些,而在改革层面却有些停滞不前。而在发展方面,又以审批权为主。这无疑有悖于“市场决定作用”的原则。
因此,改革,首先要从发改委改起,一度成为企业和社会的呼声。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发改委开始了“简政放权”,取消和下放了一批审批权,而且在监管方面,越来越显示更多的作为。比如反垄断,就是应有的作为。还有纪检部门移交过来的“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也是未来发改委应该承担的重要职能。
市场:用法治维护公平与正义
二是坚持依法行政,要用法治思维和方式来管理和调控市场。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就是法治经济,没有法治作保证,市场就会混乱,违法、不诚信、不正当竞争、垄断等各种乱象就会丛生。如何管好市场,只能依法进行,而不是靠一纸文件、靠一纸命令通知。只有通过法治,才能给市场以预期、以稳定。
三是维护市场环境的公平正义。对于发改委来说,作为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部门,要把资源配置的决定权交给市场,而不是由发改委的官员坐在办公室进行审批。因此,要切实担当起维护市场公平正义的职责,以维护我们市场经济发展的环境,最大地激发市场活力和动力。这应该是发改委的重要职能所在。这样既是推动发展,又是促进改革。
就在前几天,李克强总理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取消一批有“含金量”的审批项目,预示着“简政放权”的进一步提速,预示着政府职能转变的进一步提速。也许,发改委的频频动作,正在实现这一方向的快速转变,未来的转变,当然绝不只是发改委一家。
更多精彩内容,请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碧翰烽;搜狐新闻客户端:碧翰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