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百姓话改革】十一:亿万农民工成为新市民的三大障碍!

(2014-08-05 15:16:19)
标签:

房产

农民工

权利保障

市民化

公共服务

分类: 社会观察

 

当前,对于亿万农民工来说,有三重利好。

一是户籍制度改革终于落地,城乡二元户口被打破;二是7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李克强总理部署做好为农民工服务工作,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三是四中全会研究依法治国,给农民工的权利保障带来机会。

李克强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说,中国近几十年快速发展靠的是人口红利,这个红利很大程度上就是农民工的贡献。他特别强调,对于长期居住在城市并有相对固定工作的农民工,要逐步让他们融为城市“新市民”,享受同样的基本公共服务,享有同等的权利。不能把他们视为城市的“二等公民”。

新市民,这个多少农民工曾经为之奋斗的梦想,这个未来改革可能成长起来的“新利益”,亿万农民工,是不是会享受到这场改革带来的最大红利呢?

摆在他们面前的道路并非那么平坦,更不是一纸户籍可以轻易解决的。在他们通往“新市民”的梦想道路上,还面临着许多障碍。

一是住房房价问题。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仅仅靠租房,是不能解决农民工的城市梦想的,他们也不会有什么安全感,除非能够在这座城市真正拥有自己的家,而眼下的房价仍然坚挺。解决不了住房问题,自己没安全感,家庭没有安全感,就连正常的夫妻生活都难以享受,何谈归宿而言。只有房价回落到合理空间,农民工才会想到在城里安家。

二是权利保障制度问题。这是困扰农民工多年的问题,也是十分关键的问题所在,无论是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权利,还是权益维护等方面的权利,都还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多年来工资拖欠、长期加班、工作环境恶化等方面的权利问题,如何得到有效的维护,还是一个大问题。特别是近些年来的劳资纠纷、安全生产事故、环境事件,都给农民工的权利保障形成隐患。如果不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真正形成农民工权利保障机制,也会让新市民之路困难重重。

而这样的机制关键就在于两个字:平等。只有真正建立起城乡完全平等的机制,不存在着任何的户籍差别和城乡、城市差别,才可能有这种安全感。

三是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供给”问题。户籍改革的含金量不在于一张纸,而在于其纸上所提供的服务是什么、权利是什么。如果只是人的户籍地址变了,而不能享受到城市市民所拥有的一切公共服务,就只能是白纸一张。

但是根据测算,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是比较高的,人平将近二十万左右。而目前不少地方政府债台高筑,楼市又不看好,土地财政已经难以为继,如果再来承受如此之重的市民化成本,他们会积极作为吗?这么多年来,中央历来强调的随迁子女读书的问题,都落实得那么艰难。

实际上,只要真正解决人的问题,落实人的城镇化,城市才会真正有长远健康的发展。可是这些年来一些地方已经被土地城镇冲昏头脑,乐此不疲,不仅不会去提供多少公共服务,反而是在与民争利的道路上越滑越远。因此改变这样的施政理念与思路,也并非易事。

 

 

博主推荐阅读:

央视专题报道:失眠—严重失眠,怎么办? 

一个月除口臭,口臭男人的尴尬经历   

和老公的减肥历程—内脏减肥才是秘密  

发友争相传阅的告别脱发奇文抗脱十二

更多精彩内容,请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碧翰烽搜狐新闻客户端:碧翰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