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翰烽:企业家一句话为何让李克强汗颜?
(2014-07-16 07:37:51)
标签:
股票汗颜贺同新总理 |
分类: 高层声音 |
7月14日下午,部分中央企业、地方国企和民营企业负责人与部分国务院相关部委负责人走进中南海会议室。下午3点,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准时走进会议室,他把这些人邀请进中南海,正是想听听大家对上半年经济形势的看法,同时讨论一下下半年经济发展的意见建议。2个多小时的座谈会,六位企业负责人先后发言,李克强总理认真倾听,不时插话与大家深入讨论。其中发言的一位企业家的一句话,让李克强总理汗颜。(中国经济网2014年07月15日)
他是来自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的贺同新董事长,谈到企业面临的问题是,在总理的一再追问下,贺同新说了一句话,“总理,您得理解我们市场主体,我们不能乱提意见。”
正是发言中看似不经意的一句话,却引起了李克强总理的重视。李克强总理在最后总结讲话阶段对大家说,这句话,他听了后感到汗颜。
李克强说,我们还存在着问题。问题在哪?我们第一个发言的同志讲的这句话,我们在座的同志应该刻骨铭心。他是怎么说的,“我们市场主体不能乱说话,这么多部长在这”。大家哄堂大笑,我坦率地讲,说句实在话,我汗颜!政府是干什么的,是应该给企业服务的,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企业主体不敢说话啊,老鼠见猫啊,那还行啊!当然不是所有都是,就是有老鼠见猫的心理啊,不敢说啊,说了话也是吞吞吐吐。
李克强说,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政府要为企业松绑,要坚决下好简政放权的“先手棋”。
应该说,自十八大以来,中央的改革力度是大的、决心是大的。尤其是在简政放权方面,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审批权一次比一次多、一次比一次有含金量。
但是改革在地方的执行和落实效果怎么样?恐怕不尽如人意。此前李克强就因为此事还在国务院会议上拍过桌子,直斥一些官员“尸位素餐”。
为了解决“政令出不了中南海”的突出问题,国务院专门派出了督查组,并创新了一些方式方法。到目前为止,督查工作已经完成大半,从中反映出一些问题也开始清晰呈现。
在推动此轮政府改革的问题上,李克强多次直面部门利益问题。日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时提到世界杯球赛,借德国队战胜巴西队的经验之谈“整体配合”告诫参会者。李克强指出,政府工作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最大限度维护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他要求参会者“超越部门利益”,保证“整体工作”的顺利实施。
现在再来理解贺同新董事长的一句话,就能充分找到其害怕说话的根源。首先在于政府部委的权力仍然很大,无论是审批权,还是执法权等等,都还掌握着不少企业、市场的核心资源,企业家是不敢得罪的,必须要看部委的脸色行事。
其次是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还远未真正形成,由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体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市场的活力与创新,仍然面临着十分艰难的困境。
最后,也充分表明了这一次的政府改革之艰难,尤其是“简政放权”太难太难,必须创新有效的改革方式和方法。要割掉部委们的利益,没有强大的决心肯定不行,但如果没有有效的“动力和压力机制”恐怕也不行。仅仅只是内部的自发改革,而没有广大市场、企业和社会的参与和监督,改革恐怕也难以走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