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翰烽:姚木根落马祸起“财产申报”的启示!
(2014-04-10 09:06:29)
标签:
姚木根财产申报杂谈 |
分类: 时政评论 |
江西多位官场人士透露,江西副省长姚木根落马源于其不实的“个人事项报告”。据透露,中央巡视组调看官员个人重大事项报告表时,发现姚木根仅填一套房,而其实际被举报的房产多达十多处,两者之间有很大出入,引起中央巡视组注意。(中国经济周刊2014-04-09)
有些不同的是,广东有干部却为财产申报表太短写不了而苦恼。4月3日,广东某央企机构的副处级干部透露,“在填写财产申报表感到纳闷和“让人摸不着头脑”,申报表格中有一项要求申报房产信息,须填写名下房产套数、面积、具体位置等。表格仅设置3到4行可填住房数量,到底如何选择性地把实际房产信息填进限定设置的表格中,成为一个难题。
也就是说,这位官员的房产还不只4套,他倒也十分老实和坦诚,看来对自己的房产合法性,还是有充分底气的。
去年,我也接触过某官员,在某省直部门工作。讲到群众路线教育“批评与自我批评”时,说是要交待自已的房产,他就坦言有多套,并能一一说出合法来源,主要是当年单位给的福利房和集资优惠房。
不过,对于姚木根来说,这十多处房产却似乎有些说不清了。据多位官员向记者透露,“当时,姚被要求解释清楚究竟有多少财产?巨额财产怎么来?他解释说,几千万炒股的钱是亲戚之间凑起来的,买房子的钱是借来的。但这么多的房产和股票,这么解释很难自圆其说。”姚木根在北京的一套房子几年前由他亲手提拔的江西省发改委的一名副处级官员赠送,时价500万元左右,现在估值1000多万元。
从姚木根的如此落马,却能给我们的反腐败以更多的启示:一是财产申报与公示制度的反腐效应十分明显,建议加快财产公示步伐。通过财产这个切入口,的确能够顺利打开腐败分子的缺口,也是最狠的一招。有多少财产?财产从哪里来?能不能说得清?是表明一个官员是否清廉的重要指标。这也说明,着力推进财产申报制度,并最终推行财产公示制度,已是势在必行。
二是应该加大对财产申报的抽查与核查力度,看看还有多少个“姚木根”式的假财产申报?如何让财产申报制度发挥应有的作用,除了巡视组抽查之外,更应该加强组织、纪检等专门机构的抽查、核查力度,并定期向社会公示抽查、核查的结果,以促进财产申报制度的严肃性和有效性,真正在一定制度层面发挥出反腐败的威力。
三是可以考虑在刑法方面予以修改,建议废除“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直接以“贪污受贿罪论处”。目前来看,这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震慑并不够强,而只有直接以“贪污受贿罪”入刑更具震慑,并且让官员自证其财产的合法来源,也能提高办案的效率和力度,从而不给腐败分子以任何侥幸与反扑之机。
当前,反腐败的势头愈来愈猛,腐败分子也感觉到了,他们除了惶恐不安之外,其实也在思量各种对抗与阻挠,甚至还可能有反扑。反腐败的最终胜利,惟有以制度的治本之策来推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而财产申报与公示制度应该是一步治本之好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