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翰烽:红会难道只能“破罐子破摔了”?
(2013-05-07 21:36:10)
标签:
方式就是这样中层副会长没人杂谈 |
分类: 时政评论 |
据央视网05月06日报道,《面对面》栏目记者采访了中国红十字会社会监督委员会委员王永。针对重启郭美美调查事件,王永就红会社监委委员的意见称:有些委员的态度就是觉得这个事情有必要调查,那有些委员的态度觉得这件事情没有必要调查,已经都说清楚了,那当然也有一些委员是觉得可以调查,但是什么时机调查,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调查,谁来调查。
一个郭美美,已经搅得红会不得安宁,更是搅得天下不得安宁。红会的公信何在,进一步延伸到政府的公信何在?人们可能都是在批评红会,却可能更多的质疑这个社会的腐败,如何才能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自从雅安地震以来,中国红十字会的负面消息犹如离离原上草,颇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势头。
对此,红会人士是如何看待的呢?我们也许能够找到答案:一是赵白鸽的“军令状”,三年之誓言,听起来十分壮烈,但却凸显多少无奈与艰难,三年之后,人们还会记得红会吗?红会还经得起三年的折腾吗?4月28日上午,红会常务副会长赵白鸽在回应了郭美美事件、与壹基金的关系以及红会综合改革方向等社会热点问题之后,立下“军令状”——如果两到三年仍然翻转不了“黑十字”的印象,她自动请求辞职。
二是关于捐款的去向成谜问题,凸显红会公开、透明机制的滞后与漏洞,这里面究竟还有多少未解之谜。一个是100多位艺术家向汶川地震定向捐助的8470万资金被更改用途用于“博爱家园”。再一个是沈阳百岁老人关英汉为红会捐款10万元,却查不到捐款信息。红会之回应仍然显得苍白无力。
三是红会中层人士对于红会公信的无奈,不管再说什么,没有人相信了。红会一位中层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在2008年之前,红会对存在问题作出的种种解释还有人听,如今,不管他们再说什么,似乎都没有人相信了。
四是在调查郭美美的事件上,红会与社监委有矛盾,社监委内部也有矛盾,背后的真相越发扑朔迷离,令人不得不叹服某些力量的强大。不管红会危机与郭美美有没有直接联系,但问题是现实中的确受到了极大影响。可是就是这样一起事件,调查还没有开始,就在为是否调查产生不同意见和争论。那么调查开始之后,这中间的博弈又会有多大?背后的真相又会有多恐怖,难以想象。
“军令状”,“反正就这样了”,“没人信了”,“调查有什么必要”,等等,红会似乎到了“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地步,似乎进入了“破罐子破摔”的地步了。真相不想人知,体制还得慢慢来改,三年时间不长但也不太晚,我们是不是可以慢慢等待。
红会之危机如何拯救,在于敢不敢直面过去,勇对未来。脓包不能挤掉,必然慢慢烂掉,改革不能前行,也许就会慢慢消磨掉,那本就脆弱不堪的公信。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