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碧翰烽1号
碧翰烽1号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9,776
  • 关注人气:3,19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碧翰烽:替夫从政与市长孩子的非职业教育!

(2013-04-17 06:59:18)
标签:

公平与正义

路要走

职业教育

理念

职业院校

杂谈

分类: 百姓关注

陕西省子洲县何家集镇出现一桩怪事:一名叫加建平的镇政府干部,本人去外地做生意,长期无音信。镇政府为保住其“饭碗”,就让其妻徐某从2009年开始顶替上班,每月大约4000元的工资也由徐某代领,徐某目前是该镇王家沟村的驻村干部。令人吃惊的是,多名知情的镇干部认为,涉事者的妻子认真能干,比丈夫强多了。(412日《华商报》)

此条新闻一出,引得舆论一片哗然。古有木兰替父从军,今有妻子替夫从政,却是滑天下之大稽。

还有一条新闻也颇受关注,那就是原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的一番话,他说,关于职业技术教育,大家谈起来都认为很重要,却打心眼里却瞧不上。现在几乎没有市委书记、市长与县委书记、县长的孩子上职业院校,就连说职教重要的人的孩子一般都不上职业院校。

而另一条关于领导子女安排工作的不成文规定,更让这个社会无比的现实与荒唐,这就是广东省兴宁市,它们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凡是乡镇党委书记和局一把手,可解决一名子女的工作问题。这是市里主要领导表过态的,但是没有发文。兴宁市人社局证实了此事。

仔细来比较,发现一个雷同的规律,那就是主体都雷同,均是官员的亲人。无论是替夫从政,还是领导子女不上职业院校,亦或是领导子女安排工作,无不体现了当今社会的一项规则,一项雷打不动的规则。

那就是“以官为本”的规则。

什么叫“以官为本”,那就是这个社会的资源配置、价值判断,都是以“官”的利益为标准的,这里面有政治的资源,有经济的资源,也有社会的资源,而价值判断当然就是一个人成功的标志、地位的标志,一切都会和“官”的标志联系起来,有多少学问可能不重要,但有多大职位、多高级别却是不能忽视的。

拿“替夫从政”来看,就是把官员权力私人化,成为了自己的一个工具、一个财富。这绝不只是一个管理混乱的问题,而是一种权力归属固化的理念问题。

至于市委书记市长们的孩子一般不上职业院校,就更不足为奇了。一方面在他们心里,职业院校是“劳动”的标签,而他们的孩子还是要做精英,最终是要做官的;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他们权力之巨大,能够给孩子从学习到就业的一切方便之门,所以即使孩子学习再差,也可以送进他们想送的学校。

之所以“以官为本”仍然坚不可摧,一是在于封建社会的“官本位”思想仍然影响到今天;二是当前社会还没有真正从“官员”到“公务员”的真正转变,不仅是在说法上,更是在制度上存在很大困境,也就是我们常讲的权力问题,如何受到制约与监督,才能真正建立起法治政府、服务政府,这还有很大的路要走。

不能从思想上、制度上来解决深层次的问题,替夫从政,领导子女安排工作,领导子女不上职业院校,等等一类的正常的荒唐,还会继续“私奔”下去,破坏着我们这个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