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碧翰烽1号
碧翰烽1号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6,770
  • 关注人气:3,19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碧翰烽:兰考县长为何还要埋怨国家的制度?

(2013-01-14 09:14:23)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政评论

媒体称,河南兰考县曾斥资2千万元建财税服务中心却没有1个儿童福利院。兰考县长接受采访回应称,钱是一个条件,但制度更是一个条件,不拿出国家的规划,项目就批不下来,土地、规划等等都没有办法。目前,中国2853个县只有64个县城有儿童福利机构,比例占到2%。(人民网 2013-01-14

兰考事件引发的伤痛,不是一下子能够解决的。他逝去的不止是一个个幼小的生命,更是我们这个社会多么的冷漠与无助。

曾经在我们的传统里,孩子是至高无上的,孩子是爹妈的掌上明珠。可是没了爹妈的孩子,他们的温暖在哪里?又想起当年教育的一句口号和标语,“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

可是往往却是,喊得越厉害的,越是问题大的。以致于麻城县都曾经要孩子们自己背课桌上学。一个简单的原因,就是没有“钱”,可是看看那些当官们的饭碗里,怎么就挤不出一点钱给孩子们。

同样的问题摆在兰考政府面前,修一个财税服务中心,可谓是财大气粗,一出资就是2000多万元。按照县长的思路,这个中心是要规划有规划,国家批了,要钱有钱,恐怕不止是国家有拨款,地方也乐意配套。因为这是给地方政府捞钱的中心,修再好也不为过,这几乎是一个地方政府的中心工作,把钱捞足。

可是孤儿的事就没有那么重要了,这是要花钱的,要从财政往外拿钱的。其效益是社会的、公共的,一时半会是看不出来的,又有谁去关心。好在我们这个社会还有不少的热心人,他们承担了政府很多不愿意干的“善事”。

说到底是为了一个“钱”字。但是让人心痛的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自己的享受,花再多的钱,也从来没有皱过眉头,可是一用到老百姓身上,就显得畏缩不前。

让我有些费解的是,这位兰考县长还把责任推给了国家的制度,称这是更重要的条件,也就是说,没有国家的规划,就建不了福利院。

那么在这里,我就有些纳闷儿:一是没有国家规划就干不了,可是在不少地方的招商引资、房地产开发等等方面,是不是通通都是拿到了国家的规划才开始干的呢?恐怕不完全如此。在这里,我不是要地方政府违反国家规划,而是指出一些地方在两类项目的规划上面的积极程度不同而已。

二是即使拿不到规划,也只是无法修建新的福利院,难道说对于孤儿的救助,就没有可以过渡的办法,就不能在资金上给予一些个人或民办机构的倾斜,从而改善条件,提高能力。

第三,难道说我们的社会事业都必须要在国家的统一规划下进行吗?我们的地方政府到底有没有这样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面对越来越多的公共服务需求和社会管理任务,我们的地方政府该以怎样的意识去解决这些问题。

如果说这样的制度障碍是国家给的,那么还真的要改进了。以人为本提了好多年,落实到地方怎么就那么难?我们能不能多想想人的发展、人的尊严、人的利益,而少想一些政府的利益、政府的享受。只要有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就不会去想什么钱不钱的问题。

在接受央视记者柴静的采访时,县长说了这样一番话。

县长:通过这个事情,我们经过反思,我们必须政府成为主体,来担当下来。

柴静:归根结底,您觉得这是一个钱的问题,还是一个意识的问题?

县长:意识的问题。

民政部近日也表态:兰考火灾事件暴露了孤儿救助体系存在漏洞。民政部将吸取教训,主动做好对于个人和民办机构收留孤儿的管理,全面提高孤儿收留养育的能力。

只是这教训来的太深刻了,是不是又是好了伤疤忘了痛。我们还真的要谨记兰考县长的一句话,制度更是一个重要的条件。但我们的这个制度,应该是如何转变地方政府的执政理念,真正把以人为本落到实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