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翰烽:兰考官员为何视7个孤儿生命如草芥?
(2013-01-10 14:42:24)
标签:
何视代价兰考草芥机制杂谈 |
分类: 时政评论 |
兰考县宣传部的一名官员说,事故原因不是该事件的重要环节,作为“爱心妈妈”袁厉害,如果将来因此事件牵涉到什么责任,确实不太人性化了。这名官员认为,社会在进步,体制也需要不断地加强完善,一些条条框框不能成为制约草根慈善的紧箍咒。“这次,7个孩子的生命,6名干部的担责,若能换来孤儿救助体系完善及社会进步,我感觉值了。”该官员说。(《中国新闻网》1月9日)
一句“值”了,真的说得那么轻松,那么寒心,我就不知道,在这位官员的心里,究竟有多少生命之重,有多少人性之重,有多少起码的良心之重。
7条活生生的生命,只要是换来一个体系的进步,就能感觉到“值”了,当这样的话说出口,这其中究竟反映了什么问题呢?
首先,反映了一些地方“出了问题才重视”的工作理念。在这位官员看来,这些生命的逝去是有价值的,特别是能够为当地孤儿救助体系的进步作为贡献。也就是说,如果没有这些生命的逝去,孤儿救助体系不会有进步,不会有完善,不会引起足够的重视。放在其它工作的层面,恐怕也有这样的情况,比如不出特大安全事故,不会引起某某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
其次,反映了一些地方对于生命价值的漠视。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与内容,提了这么多年,践行了这么多年,在多少次的灾难应对中,我们一直把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救人始终是首要的。
而此前贵州省还把死117人作为成绩来宣扬,以完成了死亡控制指标或是摆脱末名为骄傲,在那里自吹自擂,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这些生命的背后,有多少值得政府和官员反思、警醒的地方。
最后,也反映了一些地方政府和官员在责任意识、为民理念方面的淡漠,总是把责任推向体制,而从不反省自身的原因。之所以能够说出以生命代价来换取体制的进步,一个根本的原因在于其责任意识、为民理念的淡漠。应该说,我们在一些工作方面着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但体制机制也不是万能的,即使进一步完善了,也还可能存在这方面那方面的漏洞,但是在工作层面上,只要我们的地方政府和官员们始终把责任放在心上,把为民的理念放在心上,就完全可以避免一些重大的事故发生。
因此,现在有的地方一出现什么重大的事故,或是事件,往往都把责任推给体制机制等客观问题,从来不去反省主观上的原因,从来不去追究可能存在的渎职失职问题,即使迫于舆论的压力而去追究,也只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往往找几个替罪羊去受罪,找几个芝麻官去糊弄,实在是行政问责的一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