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翰烽:想起周久耕,房产商原来是被政府逼着发大财的!?
(2012-10-16 07:33:30)
标签:
房产周久耕金融街区地方政府宋体 |
分类: 百姓关注 |
近日,江苏无锡太湖新城一处楼盘房价从每平米1.6万元跌至6900元。知情人士透露,该价格让位于楼盘旁边的市政府很恼火。该人士称,政府一方面怕低价打乱周边市场价格,另外,政府力推金融街区项目,希望金融界区房价在1万元以上,体现它金融中心的地位。(南方网 2012-10-15)
一个很简单的企业市场行为,就是把个房价降了一大半,这本是消费者受益的大好机会,却被我们利益缠身、好大喜功的地方政府叫停了。
据报道,这次名为“限时特惠”的跳水表演很快便停止。7月份开始推该活动,限量销售结束后,至今仍处于暂停销售状态,最新报价迟迟未出。“接下来的定价很尴尬。低了不行,高了也不行。”销售人员感叹。
这让我想起了当年的周久耕,当时他也是坚决不许房产商降价的。却不料后来引发“天价烟”事件,最终锒铛入狱。从那个时候起,我们除了关心网络曝光也会“杀”掉一个个贪官,同时也想到了中国房价屡涨不跌的真正原因,实际上,从某种程度上讲,地方政府充当了房价的重要推手,这里面更多的是利益在作祟。
这显然是一场十分荒唐的闹剧。我们既要在所谓的市场经济之下大力发展房地产业,却又往往违背市场规律,甚至于违背社会规律。
在这里,我们终于明白一个道理,关于房价的事,还是地方政府在作祟,还是地方政府的利益纠结,作祟也好,纠结也罢,玩的都是老百姓的生死、老百姓的利益。
所以,从这个事件去分析,有几点是值得注意的:一是关于房地产调控是否落到实处,关键在于打掉地方政府的幻想与阴逢阳违。象这种赤裸裸的干预房价的下调,已充分暴露了一些地方政府不愿意执行中央调控政策的真实内心。而在一些地方更多的表现,往往是一些比较隐蔽的支持政策,这更增添了我们对此轮房地产调控成败的忧虑。
二是让房价回到合理价位有多难?至少在现在的现实中,地方政府在强力支撑房价的稳定甚至于上涨,而却没有采取真正有力的措施,让房价真正回到合理的价位。
三是一些地方的执政理念出现了严重偏差,与民争利越发明显。在它们的政策措施里,考虑更多的是政府自身的利益,比如财政收益,比如GDP政绩,而很少把群众的切身利益放在最高位置。而且对于经济事务过于微观的管理和过度的介入,直接影响了市场的公平竞争和经济的健康发展,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房地产业的畸形发展。所以,一些地方对于“以人为本”,对于“幸福指数”,对于“民生工程”,更多的恐怕是一种形式、一个口号,真正去进行对比的时候,却往往全然忘记。这实在值得我们高度警惕。
四是房产商的暴利、发大财都是因地方政府而兴,都是被地方政府保护起来的。难怪我们今天的不少优秀企业,还有一些投机分子,都在把大把大把的钱丢到了房地产业,从而形成了全社会做大房地产泡沫的危机。如果泡沫一旦破灭,后果不堪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