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于都县委书记“换届被免职”需得警惕什么危险?

(2011-07-28 07:05:18)
标签:

胡健勇

赣州市

宋体

于都县委

省委组织部

杂谈

分类: 时政评论

据新华社电 记者727日获悉,江西省纪委、省委组织部近日严肃查处了于都县委书记胡健勇指使他人造谣中伤、干扰换届的严重违纪案件。为严肃换届纪律,根据党的纪律规定,特别是中央关于换届纪律的规定,经赣州市委讨论,江西省纪委、省委组织部研究,并报江西省委批准,决定免去胡健勇的于都县委书记职务。

据查,胡健勇出生于1966年,今年45岁,在县委书记任上,应该算得上是年轻有为。

一位年轻有为的县委书记,在换届大势中栽倒在地,没能坚守住自己,这不能不令人痛惜,不得不让我们反思,也给我们的事业敲响了警钟。

从其动机来看,主要是因为自己未被列为拟提任副厅级干部人选而心存怨恨,关乎的是个人的升迁、提拔。

从其手段来看,他指使李某组织其亲属多人,肆意捏造虚假信息,通过电子邮件、手机短信、匿名书信、知名网站发帖等方式,对赣州市2011年换届工作和有关领导进行造谣诬蔑,采取的是“下三滥”手段。

因为一已私利,不惜采取“下三滥”手段,这就是某些领导干部的危险所在。

从这起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些问题:一是某些领导干部的“信仰追求”问题,需得警惕其“精神懈怠”之危险。面对“做官”还是“做事”的选择,一些领导干部已然懈怠、麻木不仁,做大官之有地位、有权力,声色犬马、安于现状、奢侈享受、生活堕落,“权、钱、色”,早已成为一些领导干部的人生追求。

二是某些领导干部的“报复组织”问题,需得警惕其“消极腐败”的危险。近来一些贪官落马,都说出了一个理由,那就是在“前途”无望之后,开始直奔“钱途”,最终滑向腐败的深渊,这曾被称之为报复性腐败。这位书记因为个人升迁没有得到满足,也就把怨恨洒向组织,采取不正当手段进行报复,如果不是被组织及时查处,说不定也可能滑向腐败之深渊。

三是某些领导干部的“投机钻营”问题,需得警惕其“脱离群众”之危险。当前,用人不正之风值得大加关注,特别是“买官卖官、跑官要官”、“小圈子”、“裙带关系”等问题。而换届期间,一些领导干部投机钻营,找关系、托门路,用尽一切手段,为的是“个人的升迁”、“一已私利”,又有多少想过是为了群众的利益冷暖,为人民服务呢?如此之方式选用提拔起来的干部,又有多少会真正为群众办事呢?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某些领导干部因为违反换届纪律被查处,显示了党和政府坚决整治用人不正之风的态度和决心,也提醒我们,一些地方干部正在通过各种不正当手段,正在通过投机钻营,挤进我们的干部队伍,如果不认真把关,不严肃查处,必将损害党和国家的事业,必将离群众越来越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