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杨斌  世博长椅背后的利乐实验

(2010-09-25 23:53:30)
标签:

杂谈

分类: 商业

本刊记者  陈磊  实习记者  沙春利

 

 

接到上海世博局副局长胡劲军的电话,杨斌很兴奋。

那是20103月底的一天,电话里,胡劲军告诉杨斌,上海市领导在视察完世博园后,临时决定:世博开幕式上,观看烟花表演区域的长椅,都要用由牛奶饮料纸包装制成的环保长椅。

杨斌是利乐中国分管企业传播的副总裁,之前,利乐捐给了上海世博会1000把由回收的牛奶饮料包制成的环保长椅。

胡劲军这个突如其来的电话,让杨斌和她的团队忙碌起来,他们要另外赶制1000把环保椅子,以便世博开幕式当晚各国政要、贵宾使用。

虽然紧急赶工,但杨斌难掩心中的喜悦——“太好了!”身为企业传播的副总裁,她觉得,“这是件非常自豪的事情。”

 

 

1

2009年,或者更早,当众多商家将视线投向世博会,希望获得“世博会赞助商”的称号的时候,利乐却把注意力放在了一把小小的椅子上。

20085月,利乐捐赠的百米环保长椅落户北京国家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为了制作这些由12万多个废弃的利乐包装再生而成的长椅,利乐特意聘请了清华大学的设计师。这些体现了循环经济理念的长椅,也成为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接受的唯一“企业捐赠”。

有了这样的前车之鉴,利乐决定把活动搞得更大一些——既然上海世博的口号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那么,我们的活动为何不能邀请最广大的市民参与,从而达到培养 “牛奶饮料纸包装可回收”意识呢?

但为世博会捐赠物品是件“敏感的事情”,有做广告的嫌疑——“想免费给世博局捐东西的企业多了去了!”

利乐的策略是,为了表明捐赠用意的“单纯”,杨斌向世博局承诺:环保长椅上不会出现任何利乐的标志——“该环保长凳由856个牛奶饮料纸包装再生利用制成。”椅子上只有这么一句话。“这是因为我们做这件事情的出发点很简单,就是为了让公众了解到牛奶饮料盒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杨斌说。

事情比想象中要顺利。

当利乐和世博局活动部的人接洽上,后来又和世博局副局长胡劲军沟通后,胡为这个创意后激动不已。“这个活动非常契合绿色世博的主题。” 他说。

于是,利乐中国在20096月携手上海世博局以及胡麾下的《新民晚报》(胡除世博局副局长身份外,还担任上海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社长),联合发起“绿色世博·‘椅’我为荣”——牛奶饮料纸包装社区回收大行动。

20091231日,阔别上海舞台已经5年之久的任贤齐,在上海大舞台举办了跨年演唱会。演唱会上,任贤齐现场秀了一段rap,内容竟然是“利乐包装,我们只需把它轻轻压扁,就能创造幸福美好的全新一天”。

原来,在演唱会之前,任贤齐就通过其经纪人主动和活动主办方联系,希望能参与到“绿色世博·‘椅’我为荣”的活动中来。在香港就热衷于环保事业的歌手任贤齐,表示出自己参与这个活动的意愿和热情。这才有了演唱会上的那一幕。

除了那首任贤齐改编的歌曲《环保一齐来》,演唱会现场乐手们使用的椅子也同世博环保长椅一样——都是用牛奶饮料纸包装再生制造的,节目单也无一例外地用了纸包装再生材料印制。

创意的新颖,抑或环保的示范力量,杨斌说,她们的这个“绿色世博、椅我为荣”活动,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其中包括后来主动联络他们的明星周迅,还有上海人民广播电台、 腾讯网、家乐福、卜蜂莲花等媒体和企业。

众人拾柴火焰高。“绿色世博·‘椅’我为荣”活动,最终,覆盖了上海市12个城区的585个居民小区,吸引了728400名市民的积极参与。

 

 

2

“我们这是个公益项目,没有钱。”面对主动请缨的明星或者企业,杨斌总是先表明自己的立场。

利乐并不期望在这场公益活动中为自己作宣传。作为一个B2BBusiness To Business,是企业对企业之间的营销关系)的企业,相对于大众消费者而言,利乐并不需要广为人知,它只想客户发展得更好一些。

在杨斌看来,利乐把人力、物力投入到面向消费者的广告中去,是“没有必要”的。她打了个比方,如果利乐的客户是舒马赫,是F1赛车手,是台前的英雄,那利乐就是他们进入一个站点的时候,帮他们维修、换轮胎、加油,提供各种各样服务的幕后团队。

“利乐的名气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我们能为客户提供什么。”杨斌坦言,利乐曾经出资建奶农学校,培训奶农。在家乐福设置回收箱,他们并没有特别说明牛奶饮料包装一定要是“利乐牌”。

事实是,利乐回收来的牛奶饮料包装确有大量是其他厂家生产的——“不可能要求居民,看清楚是不是利乐的包装,然后再交给我们。包括我们所有的电台、文字的宣传,我们都只是说牛奶饮料盒是可以回收的。”

利乐的理念是,客户和合作伙伴的成功也便是他们的成功,比如这次世博的乳品赞助商伊利是利乐的客户,纸张赞助商东冠集团则是利乐在环保上的合作伙伴,当然,很少有人将利乐和世博园区厕所里的“自由森林”再生纸联系在一起——这种由利乐包装回收纸浆制作而成的卫生纸,符合世博会的环保理念,使得东冠集团在众多“劲敌”中脱颖而出。

“这里面有个故事。”杨斌说,2005年,经由上海造纸协会介绍,她认识了东冠集团的总经理孙海瑜。她给孙海瑜看了韩国、日本等国家的再生生活用纸样品,告诉他,再生浆是可以做这样的产品的。

当时,考虑到自己生产线和工艺技术上经验不足,孙海瑜只留了一句话:“再说吧。”

一晃就是三年。

忽然有一天,杨斌接到孙海瑜的电话,说要来拜访。

见面后,孙海瑜把一卷再生纸浆制成的卫生纸摆在杨斌的面前,说:“我今天是来交作业的!”杨斌意外中带着惊喜:“你真的做了?!”原来,虽然孙海瑜当时没有答应,但是他一直记得这件事。

既然东冠集团已经走出了第一步,杨斌也考虑为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不少再生纸浆供应商都是利乐的合作伙伴,利乐很熟悉各种再生纸浆的质量和特色,于是,利乐扮演了“红娘”的角色,在东冠集团和再生纸浆供应商之间,起到牵线搭桥的作用。

20089月,三聚氰胺事件发生,中国的乳产品企业受到严重的打击,利乐全年的销售额也减少了25%左右。为了保证这条产业链的健康发展,恢复民众购买牛奶的信心,要“和客户共成长”的利乐启动了“我爱牛奶”的公益活动,请李连杰做形象大使,唤醒大家对于牛奶的美好记忆。

“我们把包括东冠、伊利在内的很多企业都看做是我们的伙伴,他们与我们一起做环保的事业,大家是一个共赢的体系。”杨斌说。

 

 

3

作为一名职业经理人,杨斌已经在利乐工作了六年多,这家来自瑞典的家族企业,遵循着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可再生管理模式,从原材料、产品设计、生产乃至再利用,其环保理念渗透在业务的各个环节。这给了杨斌很深刻的印象。

“以前不知道,只有自己亲自去做了,才会发现那是多么的不容易。”杨斌说,就拿利乐倡导的垃圾分类而言,她在家里做实验,也经历过了一个笑料百出的过程。“最初,家里放置好多个垃圾桶,每个都注明放什么垃圾,但实行起来就很复杂了。”

“比如院子里的落叶,烟灰缸内的烟头和烟灰,包裹鲜肉的塑料纸、新衣服撕下的标签,刚开始,阿姨都会放错,然后一次次纠正……还有我自己,本来洗发水以前用的差不多就要扔掉了,后来想把里面用光利于回收,结果竟又用了好多次。”

“有了这种经历,我以后做事会多想一点。”杨斌说,她觉得垃圾分类工作的推动需要一个过程,不能急,因为,现在的国情是,“中国的老百姓刚刚学会把垃圾扔进垃圾桶内,我们却要告诉大家,扔之前要看清楚类型,再决定扔在哪儿。”

于是,在废弃物回收方面,利乐中国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企业——帮助再生企业购买设备、帮助建立分拣中心、帮助政府做宣传。因为“不可能为每种包装物建立单独的分拣系统”,利乐对各种可回收的垃圾“一视同仁”。在上海,北京,广州等地为清洁工、拾荒者提供培训,为回收企业建立分拣中心,利乐不仅帮助落实场地、运输车辆、打包机、传送带,还提供打包带,让回收企业将垃圾分类后打包卖给再生厂家,能比之前赚到更多的钱。

这当然是一门越来越大的生意。据计算,每10万吨废弃的利乐包装,可以提炼出7万吨木浆、2万吨塑料,0.5万吨铝粉,价值超过3.5亿元人民币。而中国的利乐包回收率从200810%2009年的15%,“今年有望达到20%”,杨斌说。

最困难的是,当然是民众的垃圾分类回收意识,一个令杨斌的团队犯愁的事儿是:在老百姓的传统观念里,“能卖钱的”才等于“可回收的”。

当利乐进入社区,告诉居民“牛奶饮料纸包装可回收”的时候,人们的第一反应通常是:“能卖多少钱?”杨斌也希望能够通过宣传告诉大家,“绝大部分东西都是可利用的,但是绝大部分东西都是不能卖钱的。”

“这是一个考验意志力和耐心的过程。”做环保,效果一定不是“立竿见影”的,在杨斌看来,身为企业公民的利乐就是“擅长踏踏实实的做事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香港菲佣选美
后一篇:山上山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