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南方人物周刊
南方人物周刊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5,218,756
  • 关注人气:36,62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与民沟通,莫学叶公

(2010-02-25 10:25:58)
标签:

杂谈

分类: 专栏

蔡子强

 

战国时代,法家代表人物申不害著有《申子》一书,其中收录了下面这个故事:

春秋时楚国有个人叫叶公,爱龙成癖,不但家里的墙上画着龙,就是梁、柱、门、窗上,都雕满一条又一条的龙。因此,叶公爱龙的美名,传遍天下。天上的真龙听说凡间有这样一位叶公对自己如此喜爱,大受感动,决定下凡向他表达谢意。没想到当叶公看见真龙时,吓得魂飞魄散,慌忙逃跑。人们这才意识到,叶公喜爱的,其实并不是真龙,而是它的替身,也就是“似龙而非龙”的东西。

从此之后,嘴上说自己对某些事情如何如何向往,但到了真的需要身体力行时却百般推托、避之则吉,讲一套、做一套,便被称为“叶公好龙”。

在今天的社会,凡事讲求政治正确。“民主”、“与民沟通”、“为人民服务”等概念,官员永远说得琅琅上口、冠冕堂皇。但到了真的要落实的时候,却往往成了另一回事。“叶公好龙”这个成语,可说是别具新的时代形态。

1月14日,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曾荫权到立法会出席答问大会,答复议员的面对面质询。

当时正是香港反高铁运动风起云涌的时候,一批反高铁“80后”青年,更在议会门外进行“断食”抗议。曾荫权承认,政府的沟通方法并不足够,正在研究从更多的渠道,例如互联网上的Facebook、Twitter等,增加接触青年人的机会。

但当有议员要求曾荫权直接到立法会大楼外去回应青年们反高铁的诉求时,他却辩称,当群情激愤时,如果突然与他们沟通,未必是一个最好的场合。

在香港负责高铁项目的运输及房屋局局长郑汝桦,在立法会审议高铁拨款期间,一样一直被人诟病没有与反对者,尤其是那些“80后”面对面交流,甚至还出现了由警察重重包围,把她从立法会护送到地铁站的场景。那样的情况下,她也不愿稍移玉步,面向那些年轻人。

事过境迁,2月6日,她却选择用Facebook这个年轻人的潮流玩意作为与民众沟通的平台,结果惹来劣评如潮。

原来,郑汝桦与运输及房屋局副局长、几位学者、一些民间代表,以及一些官方“精挑细选”的“80后”,“安坐”在一个与外界隔绝的房间里大谈《运输基建·公众参与前瞻》,并在互联网上进行直播。可惜大部分时间他们都是自说自话,所谓“公众参与”,只限通过Facebook留言,而且“参与”时间也只限于短短的3个小时,同时,官员并不会实时响应。

这个过程,实在很难让人看到任何官民之间的真正交流和互动。反而让人觉得,自始至终,这只是一个“论坛”,与过往政府举办的那些论坛无异,惟一新增的是“Facebook留言”这个矫揉造作的元素。但整个论坛,却基本上是与这个元素分割开的,给人的印象只是一次“营造媒体曝光机会”(photo op,见本专栏去年4月20日、4月27日两期的介绍)的做秀,用来吸引记者的报道,营造电视画面和报纸图片。因此,噱头多于实质;政治包装多于坦诚对话。

我想,这次貌似亲民的论坛事件之后,那些“80后”的年轻人,只会更觉得郑汝桦虚伪,只知道政治包装。

问题的症结所在,是今天舆论普遍要求高官要放下身段、听取民意。他们总不能听而不闻、视若无睹,无论做好做坏,怎么都要有所表示。但高官们又不愿离开自己的安全区域,直接面对群众,于是惟有以形象工程弄些矫情玩意,以期在外界看起来,自己真的与民沟通了,蒙混过关。

叶公追求的,是“似龙而非龙”的东西,那么这些高官又如何呢?我想,他们追求的是“似民意而非民意”的东西吧。“似民意而非民意”的东西又是什么?那无非是刻意制造出来的听得入耳、听得舒服的“民意”。

所以,嘴上说自己重视与民众沟通的高官们,其实可能是“叶公好龙”,想的只是找到一些听得入耳、听得舒服的“民意”。就是举办论坛,也如郑汝桦一样,找些精挑细选的“80后”。一旦民众真的走到他们跟前要对话、沟通时,我想他们是会惟恐走慢了半步的。

《毛选》第一卷第二篇文章《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有这样一段话:“嘴里天天说唤起民众,民众起来了又害怕得要死,这和叶公好龙有什么两样!”

今天,为了让自己看上去与时俱进、时尚新潮,越来越多从政者开始应用互联网科技,展示自己是如何与年轻人对话、沟通的。例如通过互联网与网友进行实时对话;在微博上开设账号;或者如奥巴马、马英九般,每周都进行网上视频广播等等。

但如果对异议之声不愿耐心聆听,对不同政见人士不存一点包容之心,那么以上种种,只会沦为政治做秀、花招噱头以及“叶公好龙”之流的玩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