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卡梅隆“大帝”(三)

(2010-01-15 16:02:45)
标签:

阿凡达

纳美

潘多拉

潜水器

卡梅隆

国家公园

杂谈

分类: 封面人物
 

 

8.4年前,他开始把全部精力投入到《阿凡达》的拍摄制作中。

《阿凡达》的拍摄地点有两个,一个位于新西兰惠灵顿的“石街摄影棚”(《金刚》就是在这里拍摄的),他用了31天完成了影片真人部分的拍摄。另一个片场则位于洛杉矶Playa Vista一座被称为“录音棚”(The Volume)的原休斯顿飞机工厂内(面积是一般动态捕捉工作室的5倍),进行动作捕捉的拍摄,这样的拍摄同样耗费了31天。

“录音棚”内,演员们身穿黑色束身服,上面布满了白色的小光点,而天花板上则布满了120个黑白相间的监控摄影机,它们用来捕捉演员的每一个动作,并把这些动态嵌入到数字场景当中。

演员的面部特写通过头戴一台对照他们面孔的动态捕捉摄像机完成,这台机器将会捕捉到他们脸部哪怕是最细微的变化:面部肌肉的抽动,瞳孔的放大和缩小,牙齿、嘴巴和嘴唇的互动。之后一切数据将被上传到房间四周的十几台电脑中,而这些数据将与CGI(动画模拟)人物的动作合二为一,最后再加上虚拟场景一起传送到卡梅隆眼前的取景器上。

对于卡梅隆来说,这就像在执导一场在潘多拉星球真实上演的动作片。18高的演员索尔蒂娜在卡梅隆的取景器里成了行走在外太空星球丛林里的身高3米的纳美族公主。

另一边,在剪辑室的大屏幕上,可以看到初期的图像生成。此时人物的刻画还十分粗糙,仿佛90年代的电脑游戏。经过电脑的二次加工和雕琢,纳美人的公主涅提妮开始从屏幕上复活,她的皮肤变得可触摸和布满光泽,她的绿色大眼睛有了生气。

事实上,《阿凡达》对自然场景的依赖比以往任何一部实况动作片都少。那些看起来极度真实的纳美人,都是艺术家们在积年累月中一步步完善他们的身体、传情达意的眼睛和尾巴而雕琢出来的作品。如果你把镜头缩近,看看纳美人身上挂着的一串串颈链,每一颗珠子都是如此的清晰和真实,因为它们都是由一名数码设计师所画,这样才能让人感觉出手工制品的质感。除此之外,潘多拉星球上的每一片叶子、每一寸草地都是这样被创造出来的。

这套专门为《阿凡达》订造的电脑系统用了9个月的时间才制作完成,其中的运算极其复杂,它非常精确——甚至能复制皮肤表层下肌肉的抽动。虽然对于电脑来说,屏幕上的一切只不过是一长串的10,要想把它生成人类所能认知的画面,单幅就需花费30个小时。

卡梅隆曾经算过,整部《阿凡达》只有15个镜头不包含特技,如此庞大的特效需要漫长的后期制作,这也是为何电影原定的上映时间被推迟了半年,并超出预算6000万美元。

卡梅隆联手了世界上最强大的3家特效制作团队。“维塔”800人团队Weta Workshop,《指环王》三部曲、《金刚》都是该公司承担特效制作)负责动作和表情捕捉,以及最后的CGI生成。“工业光魔”Industrial Light & Magic,导演乔治·卢卡斯为拍摄《星球大战》于1981年创立)负责后期特效。至于“数字领域”,则是当年《终结者2》和《泰坦尼克号》的功臣,他们擅长制作大气、海洋、尘埃等细微颗粒效果。除此之外,还有数家小公司分门别类地为影片打磨视觉效果。

至此,一支传奇、高效、无敌的团队诞生了。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塑造出最鲜活真实的潘多拉星球。

《阿凡达》的虚拟场景是如此的真实,以至于当你把它与现实中的演员放在一起,也没有人能分出真假。

“这部电影融合了我一生的所有成就,”卡梅隆自豪地说,“没有人做过比这更复杂的事。如果你把自己的目标定在不可思议的高度并且失败了,你的失败也胜于其他任何人的成功。”

 

9.乔治·卢卡斯曾说:“凭空创造出一个世界不是件容易的事,世界上只有一小部分疯子才能够完成。我曾创建一个《星球大战》的世界,卡梅隆现在做的这些是在挑战我们这些前辈的成果。”

在《阿凡达》里,卡梅隆也希望创造出一个完整的世界。20058月,卡梅隆首先写信给南加州大学教授保罗·R·弗洛莫(Paul R Frommer),请他为剧本里的潘多拉星居民创造一套完整的语言体系。他的建议是从居住在新西兰的毛利人语言里寻找灵感,于是弗洛莫在13个月之后交出了一本小册子,里面全是他创造的外星词汇。卡梅隆一面让弗洛莫去教演员们开口说这门从未有人讲过的语言,一面开始根据这本词典来命名潘多拉星上的生物。

卡梅隆自己在深海中的拍摄经历也被大量运用在影片中。海洋深渊里的巨藻林、珊瑚礁和深海鱼类成为了片中大部分动植物的原型。他又请来了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的植物学系主任朱迪·霍尔(Jodie Holt)为他创造的植物描绘出以科学为依据的细节。

尽管大部分的动植物设计工作都交给了世界上最顶尖的科学家来完成,卡梅隆还是给自己预留了一样生物,由他亲自设计——闪雷兽。这类生物是潘多拉星球上的顶级掠食者,体长超过5.5米,高2.5米,用6条腿奔驰,头部背部覆盖着重铠甲,拥有足以撕裂一切的坚腭,能嗅到13公里以外的猎物。它们都是独自狩猎,在300平方公里范围之内。

按卡梅隆的说法,这头怪兽可以把异形当点心吃,而他创造它的目的就是要超越自己,超越曾经的异形。

卡梅隆还聘请了一位天体物理学家、一位音乐教授和一名考古学家来设计潘多拉星的大气密度和一种三声阶的异族音乐。这些最后都由一组人编撰成了一本厚达350页的《潘多拉百科全书》,详细记载了一套完整的外星生态和文化。

卡梅隆要超越卢卡斯的《星球大战百科全书》。他同时确信,《阿凡达》将是一部更新电影历史的作品。

“关于这部电影的制作技术已经说得很多,坦率地讲,我不关心电影是怎么制作的,”卡梅隆说,“《阿凡达》是一个爱情故事,我要表达的绝不仅仅是铁血和战争。”

在《阿凡达》剧本里,卡梅隆这样写道:“一个世纪后的地球,人口是今日的3倍,达到200亿人。整个地球几乎已被灰色的人类文明覆盖,月球暗的那一面也闪烁着人类都市的光芒。人口过剩,过度开发,老旧的核废料外泄,空气污染,滥砍滥伐……曾经绿意盎然的美丽星球,看起来已跟化粪池没有两样。海洋因过渔而贫瘠,有毒的废水不断流入,所有的鲸鱼与一半以上的鱼类已经绝种。陆地上,跟世纪初相比,一半以上的物种已经不复存在,剩下的大多濒临灭绝。人类利用科技上的优势,得以继续生存,但几乎与大自然失去了联系。不再有国家公园,只有越来越多的集合住宅和蛋白质农场。昔日风景如画的国家公园已开发成高级公寓住宅。沿岸海域几乎都被开发为养殖场,因为只有螺旋藻的生产率大到足以养活所有人。”

在卡梅隆看来,世界已经疯狂了,但人类还有足够的时间毁灭自己。他在自家建造了一个私人水泵。当加州的山火熊熊袭来,邻居们尖叫奔逃,卡梅隆则把泡沫混合进后院的游泳池,用抽水机把水沫洒满整栋房子。他穿上黄色的防火服,戴上氧气面罩,像真正的“国王”坐在椅子上,等待大火的来临。

火像一堵30多米高的城墙,沿山坡直冲而下。卡梅隆终于看清了末日来临的图景。

 

10.1992年开始,卡梅隆一直住在加州马里布的一个高级社区里,梅尔·吉布森和“小甜甜”布兰妮都是他的邻居。5年前,卡梅隆又买下了隔壁的房子,同样的设计师,同样的风格。这所房子曾经属于好莱坞老兵乔治·斯科特,内有一整套电影后期设备、几个剪辑室和一个放映厅。

这位导演家里有许多“玩具”。他曾拥有一架“喷气突击队员”直升机,现在车库里停着一排越野摩托车,3辆哈雷、一辆杜卡迪和外喷经典蓝白线条的福特GT。当然,最后还有一辆从内饰、车身到车顶全黑的雪佛兰科尔维特。闲暇之时,他设计潜水器,现在手头上研发的一台可以下潜到10公里之下的深海。他将用潜水器探测马里亚纳海沟——地球上最接近地心之处。

卡梅隆有过5任妻子,分别是女招待、电影制作人、导演、演员、演员。4个孩子,从2岁到16岁,和一个19岁的继子。2000年他和演员苏茜·爱弥斯结婚。苏茜曾在《泰坦尼克号》中扮演一个小角色。在爱弥斯之前,卡梅隆太太是琳达·汉密尔顿,她曾在《终结者》系列电影中饰演萨拉·康纳。她说,她和卡梅隆在第一次拍摄时相处得并不好,“拍完那电影,我就常开玩笑说,那个人一定站在机器人一边。”

萨拉·康纳想结婚,但是卡梅隆对传统的家庭生活不感兴趣。“他过去常对我说:‘什么人都能做父亲,做丈夫,但是这世界上只有5个人能做我现在做的事。我要做这个。”直到萨拉怀孕,生下卡梅隆的第一个孩子——约瑟芬,他们才结婚。不过9个月后,婚姻宣告结束。

在萨拉之前,卡梅隆刚和女导演凯瑟琳·比奇洛离了婚。如今她的电影《拆弹部队》将与《阿凡达》同时竞争奥斯卡。

卡梅隆的老朋友威舍尔说,卡梅隆的生命中总是有强势的女人。“他喜欢描写她们,也喜欢和她们结婚。如果说他的生活和工作有什么主题的话,那么这就是最重要的:女人和自主权。‘命无定数,强者自有可为’——这是《终结者》的台词,我敢说这也是卡梅隆的人生信条。”

                 (温敏哲对本文亦有贡献,特此致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