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深义 英雄父亲的2008

标签:
杂谈 |
分类: 专题 |
2008年12月13日,村里有人结婚,远远地就能听到唱戏的声音。这是大喜的日子,马深义带着三个孩子都去了,还喝了点酒,脸红红的。听马深义说,前来为新人庆祝的很多人都得了病,小屋子里挤得满满当当的,但日子特殊,谁也不会说什么。
爱看书的大妮今年初中毕业,没有考高中,她想去驻马店电脑中专学校读书,因为这样能快点毕业出来工作。据说中专毕业生的工资不低,每月能有1千多。但学费很贵,每年要4、5千。
马深义觉得,拼命去借钱也得让她上学。在三个儿女中,老大是唯一身体健康的,老小经常拉肚子,老二则经常感冒,他们两个都在吃药,身子很瘦,但都在长个子。“我希望她读书,这样至少有一个人能走出去,将来能自己生活。”马深义这样安排。
老二也爱读书,墙上贴了不少三好学生奖状,都是学校发给她的。老小则调皮一些,不停伸手跟马深义要零花钱,好去买零食吃。马深义不忍心拒绝,总是尽量满足她的要求。
今年11月,马深义的父亲去世了。他是当年第一批卖血的人。死之前连续多天低烧不退、拉肚子、什么都吃不进去,到了最后就是昏迷,走时什么都没有说。
父亲的黑白照片放在堂屋,马深义指着照片说,“父亲算是活得时间比较长的了,从得病到死有十八年。”他掐着手指算,觉得自己至少还有十年可以活。
看上去,他的脸色比之前好,人也长胖了一些。他要吃很多药,每顿饭尽量多吃,稍微不舒服就去村里的卫生所打针,希望自己身体能好些。今年的病情检测,他发现自己的病毒携带量减少了,很高兴,“我感觉自己还有点力气。”
他对记者说,“在这十年里,说不定谁有能力就发明了治疗艾滋病的药,我和两个女儿都可以过下去,”说这话时,他很认真。(马深义是河南上蔡农民,上世纪九十年代因卖血染上艾滋病,二女儿、三女儿也得病。从2004年底开始,本刊持续关注马深义及其家人命运)